科技支撑到位水稻丰产在望

13.08.2014  10:14
近期,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区咨询专家、课题负责人和部分主研人员,对四川项目区进行了现场检查督促。从检查情况看,虽然今年四川盆地大部分地区水稻中、前期受雨水多、日照少或干旱等不利气候因素影响,但由于各项目区及时组织示范转化系列水稻丰产高效新技术,扩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面积,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项目区水稻长势良好,有望再获丰收。

今年以来,项目组采取“两突出、三加强”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粮食丰产科技创新与转化。一是突出针对性。主动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大力创新转化轻简高效丰产技术,优化集成示范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等轻简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了秸秆还田、节水节肥等培肥地力、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的持续丰产技术。二是突出实效性。着眼于增产增收增效,组织种子、加工、销售、肥料、农药等企业参与项目实施,推动水稻产业链条延伸。泸县示范区与“金土地”合作建立了“金土地生态稻米生产基地”,构建了全程链条;简阳示范区与加工企业合作,有机水稻生产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自主品牌。三是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迅猛发展,优化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布局,同时变面向一家一户的技术服务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的技术服务。四是加强协同攻关。着力推动项目区协同创新常态化,不同学科专家之间、专家与示范区之间、示范区与示范区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加频繁,专家指导更加到位,部门协作更加协调,有力地推动了示范区建设和目标任务的完成。五是加强组织管理。各示范区科技局、农业局联动,精心组织试点示范工作,因地制宜选择优良品种、先进丰产高效技术,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宣传和现场会,确保了示范区技术到位率高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