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人赶“秋季公益人才大集”
●如有发展前景求职者愿意到外地工作
●一些企业对“工作经验”并不特别看重
图为大学毕业生认真阅读招聘信息。本报首席记者 张 震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 静) 由市人社局与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联合举办的“石家庄秋季公益人才大集”昨天举行。参会的600余家企业带来了1.2万余个工作岗位,有1.5万名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现场应聘,其中大多数为201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
此次“秋季公益人才大集”,主办方统一精选600余家用人单位。有众多知名企业集团分列其中,涵盖生物医药、化学工程、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房地产、金融、文化传媒网络技术、教育等多个行业。据粗略统计有近百家知名企业,如:海尔集团工业园、长城汽车、58同城、百度、格力电器、石药集团、中国人保财险等大型企业。
此次招聘会上,比较吸引人的几家大企业都在跨区域招聘,并不明确具体工作地点,而是在一个大区域内统一招聘和分配。海尔集团武汉工业园此次招聘生产制造、销售、售后、研发等工作岗位职员,“我们单位集中培训都会在武汉,到了具体工作的时候就会根据员工的志愿就近分配到各个园区。如果在武汉工作,公司负责提供食宿。”现场招聘人员介绍说。
天津弘翎电气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北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些跨区域招聘的外地企业也吸引了不少求职者驻足。求职者们表示,如果有好的发展前景,他们对在外地工作并不反感。石家庄铁道大学会计专业的但同学来自四川。她说:“能够回四川工作尽量回去,但是这里有好的机会也会考虑留下来。”企业负责人也表示,现在的毕业生“恋家”情结比较淡,跨区域招聘效果并不受影响。
与一些成规模的企业相比,此次“秋季公益人才大集”上有一些小的招聘单位引人注目,楠子爱物手工坊、三清洞摩西炒年糕等小店都到现场揽才。还有一家文化公司,主要招聘淘宝客服。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小王表示:“现在电商发展很快,我们就业并不排除这样的地方。而且学校还有不少同学自己创办的网店,也有很好的发展。”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者们的心态也逐渐理性。“先就业后择业”也是被大多数毕业生采纳的就业思路。也因此,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有了“不稳定、不踏实、好高骛远”的负面印象。一家企业的招聘主管说,公司每年真正招收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只占计划招工的1/3,更多的机会留给了有经验的职场人。但还有一些企业对于“工作经验”并没有特别看重。石药集团负责招聘的人员介绍说:“公司这次主要招聘销售、生产、管理人员,除了专业对口外,本科要求英语四级,硕士要求英语六级。我们比较看重这些硬件,对于工作经验并不看重。”
招聘会后,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也不必太着急。日前我省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开设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专门窗口,对主动前来登记的毕业生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对实名登记有就业愿望的要为其提供不少于3次的岗位推荐。对于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毕业生和残疾高校毕业生,要确保不挑不拣48小时内推荐就业。
编辑: 赵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