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德智:一生难舍“喇叭情”
一生难舍“喇叭情”
——访唢呐演奏者祝德智
图为祝德智在演奏中。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王欣
判断一件乐器究竟是中华民族本土的乐器,还是经西域流传过来的乐器,有一个小诀窍——看这件乐器的名字。比如笙管笛箫,只有一个字,肯定是本土乐器,只要是两个字的就是流传而来。按照这个标准,一直以来被认为最接地气的民族乐器唢呐,竟是“舶来品”。“虽然不是本土民乐,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唢呐已经深深根植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经成为大家最喜闻乐见的民乐之一。”省歌舞剧院民乐团首席唢呐演奏员祝德智是个“80后”,看上去“土土的”唢呐,是他最亲密、最难以割舍的朋友。
民乐演出的“低潮期”
和前几年相比,祝德智所在的民族乐团演出少了许多,除了大环境使然,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一些人对民族音乐和民族乐器的偏见,阻碍了民乐的发展。“客观地说,民乐正在经历一个‘低潮期’,民乐应该是最贴近老百姓的艺术形式,因为几千年来,这些旋律就流淌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现在社会导向也好、个人喜好也罢,民乐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实话实说。
祝德智在农村长大,家乡唐山流行地秧歌,从小就迷上了唢呐深情高亢的声音。6岁开始,他就跟着自己的大伯学吹小喇叭。祝德智说:“那时候人们对唢呐的认识就是婚丧嫁娶的时候吹上一阵子,没有上升到民乐的高度。后来自己学了这个专业,接受了系统的训练,明白了民乐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发扬。遗憾的是,20年过去了,有很多人还是认为唢呐登不了大雅之堂,要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虽然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民乐的现状,但我相信总有一天,大家会发现何为国宝,何为传承。”
民乐发展盼“好土壤”
唢呐是管乐的一种,在整个乐队发挥渲染气氛的重要作用,唢呐一吹,这首曲子是忧伤还是欢快,一下子就听出来了。由于每支唢呐的音高不同,为了演奏需要,演员通常要准备五六支唢呐,一段吹完马上换下一段。
祝德智告诉记者,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唢呐的发音高亢、嘹亮,北方俗称喇叭,广东地区叫八音,台湾则叫鼓吹,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现多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几百年来,唢呐在肥沃的民间土壤中不断滋养,明代武将戚继光曾把唢呐用于军乐;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2006年,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祝德智说:“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好环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重视民乐,往回找一找老玩意儿。”
对民乐的感情“不降温”
提起唢呐,年长的艺人们常有“胡琴三担米,唢呐子一早晨”的说法,其实,民间唢呐跟其它民族乐器一样,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据了解,民间唢呐曲牌数以百计,即便是流传甚广且常用的曲牌也足够吹鼓手操练三年五载。“唢呐的代表曲目有《黄土情》、《一枝花》、《百鸟朝凤》、《十送红军》等,哪首吹好了也不是一日之功。”
在祝德智的生活中,唢呐就像最亲密的朋友一样,是他永远割舍不下的牵挂。有时,面对有些人对民族乐器的忽视心里也不舒服,但是对唢呐、对民乐的热情却从未褪色。“有很多人想要一夜成名,但相信也有很多人会默默守候最初的梦想,我愿意做那个守候的人。”
链接
唢呐 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其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柔并济,是深受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唢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做出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这使得唢呐的音准控制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则使得其音色音量的变化大,且可藉由音高的控制,做出很圆满的滑音,这些都使得唢呐成为表现力很强的乐器。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