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郭二庄矿稳妥安置分流职工近300名 平等和信任催生出巨大活力
引子:加快去产能、加速资源枯竭矿井退出,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工作。河北作为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去产能任务十分艰巨。据预测,从目前到2017年化解过剩产能中,将涉及职工54.7万人,其中煤炭行业超12万人。前不久,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1+8”配套文件,其中的一个就是要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的意见,同时明确了职工安置的四种途径——企业内部安置、转岗就业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实行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不难发现,去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和职工安置,将是我们接下来需要系统思考和全力应对的主要问题。
在这方面,邯矿集团郭二庄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接纳康城矿内部分流安置人员过程中,秉持“冀中一家人,邯矿一家亲”的包容情怀,积极稳妥的安置了近300名职工,没有出现因分流安置产生的群体事件,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为职工的分流安置工作做出了有益尝试。
冀中能源邯矿集团郭二庄矿稳妥安置分流职工近300名
平等和信任催生出巨大活力
3月24日上午,由冀中能源邯矿集团各级安监人员组成的联合检查小分队到郭二庄矿实施安全突击检查。面对近期国内严峻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小分队突查的频次越发密集起来,检查的内容和重点也是抽丝剥茧、细致有加。
在井下22401掘进工作面,眼前安全整洁的作业环境、有序规范的操作流程,令检查组既惊喜又意外。从后路到头面的一番仔细巡查后,他们只得“空手”而回,雪白的处罚决定书上只字未留。
“我不清楚是不是还有企业没被小分队查出过问题,但在郭二庄矿这肯定是第一次。”一旁的安全副矿长刘根宝始终对检查组人手一套“三大规程”逐条对照检查“心有余悸”,“少有不‘中枪’的。”
小分队哪里知道,被他们用尽严苛却毫无收获的施工队伍,从康城矿分流到郭二庄矿仅仅四个多月。那个被他们“百般刁难”仍对答如流的施工队长李鹏雷,也只有32周岁而已。
“没有三六九等,没有先来后到,有的只是理解、平等和信任……”
2007年,李鹏雷从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一毕业即被分配到康城矿掘进区担任技术员。短短几年,便升任至主管区长。开采了60余年的矿井资源濒临枯竭,全矿上下想尽了生存的出路,“虽然心里早有转岗分流的准备,但始终不希望这么快就去面对。”
带着这种复杂的心理,康城矿先期共有千余名干部职工远赴山西或托管煤矿,或就地安置,开始了异地谋生创业。李鹏雷所在的掘进区最后一批被分流,但却是第一批安置到了郭二庄矿。
“郭二庄矿工会主席刘军红亲自带着大客车来接,意外之余特别感激领导对我们的重视。”刘胜利在康城矿和李鹏雷是搭档,担任掘进区党支部书记。他清楚地记得2015年11月24日那天下着大雪,“出奇的冷,很像我们当时的心情。”
但登上大客车,他和工友们内心的凄凉便一扫而光。刘胜利回忆说,车头上挂着硕大的红花、车身上的欢迎问候标语鲜艳夺目,刘军红挨着个儿和工人们握手问候,关切的询问大家所需、所思、所虑,并且一一作了回应,“车厢里面暖意融融,场面热闹的像是迎亲。”随后,顾虑被打消,欢声笑语伴随了一路。
此时,在家的郭二庄矿党政领导也没闲着,他们已经将事先制定的分流安置方案落实到位。本着“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鼓励、政治上优厚”的原则,结合分流职工工种性质,按照采煤、掘进、机电、运输、地面等专业合理安置,“能整建制保留的绝不拆散,能原工种安置的绝不改换。”矿长郑志辰表示,只有尽可能的对口安置,才能确保职工们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岗位。
虽然过去近四个月了,李鹏雷和刘胜利仍感慨矿领导的亲情化安置。他们所带领的职工被整建制编入掘进区三队,两人同时保留了原职级。和他们境遇相同的3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均得到了妥善安排。这其中,由刘根宝提议设立的“安全督导小组”,就全部由11名分流的科级干部组成。“每班有3~4名科级安监人员下井巡查,须上报三条以上安全隐患,并全程跟踪整改落实。”他解释说,郭二庄矿作业地区分散,督导小组成员懂规程、懂管理,更会操作,特殊的身份对规避和处理“三违”事件有着极高的震慑作用。
不仅是干部,职工同样感觉到了关怀。45岁的掘进区职工赵保文很兴奋成为郭二庄矿的一员,“按照可采储量计算,我能稳稳当当在这儿退休了。”据他介绍,矿上为了解决分流职工住宿就餐、更衣洗澡等生产生活难题,领导们亲自协调调度,采取了“挤、并、腾、合”等多种措施,在住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硬是为分流职工安排宿舍50多间、澡堂更衣箱200多个,配备了新床、桌椅、柜子、床单被褥等生活必需品。“这里没有三六九等,没有先来后到,有的只是理解、平等和信任……”
矿上还特别注重保障分流职工困难群体的帮扶,不漏一人的接过了康城矿困难帮扶接力棒,将他们纳入本矿重点帮扶体系。动员副科以上党员干部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对困难职工走访慰问、资金帮助、捐助生活用品,变年终关怀为常态化救助。日常救助、伤病救助、大病救助、双节慰问等不断线,让分流困难职工能够安心工作。
“不同文化的融合,考验了我们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矿党委书记张永海说,人员流动或将成为常态,领导层如何认识和处理此类现象,必定影响企业的稳定大局。
“从风言风语羞愧难当,到超乎想象证明自己,我们只用了一个月……”
多年的井下掘进管理经验,还有超过30年工作经历的老搭档,以及“身经百战”的一众工友,这些都让李鹏雷底气十足。“康城矿地质构成极其复杂,我们处理起‘疙瘩坡’‘鸡窝煤’都能得心应手,这么好的地区条件就更不在话下了。”至今,李鹏雷还为当时急于显露身手而做出错误判断感到羞愧不已。
矿上专门调整了生产作业地区,把地质条件最好、地区距离最近的22401风巷分配给了他所在的区队,目的在于“让这些刚来的兄弟们感受到温暖,稳住人心留住人才。”开掘副矿长商香潮说,这样安排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先易后难,让他们慢慢融入正常生产。
“没想到,这么好的地区条件头半个月每班只能推进一架梁(0.8~0.9米)的距离。”商香潮开始质疑这支传闻“善啃硬骨头”的六好区队的工作能力。
完不成任务,被拖了后腿的郭二庄矿很可能会挨板子。矿领导们都坐不住了,纷纷结队前往该地区摸底“会诊”,还有的领导已经后悔当初地区分配的决定了。
“工序不对!”“操作不当!”“设备摆放问题多!”……每位到过他们施工地点的矿领导都在不同时间段发现了不同的问题。
李鹏雷他们也慌了神。“那几天,我和李区长没日没夜的待在井下一线,私下里都向负责该地区的瓦斯员、放炮员讨教过‘进窑’的方法。”刘胜利说,那段日子是“灰色的”,他们都是井下查现场井上拿方案,没有脱衣服睡过一个囫囵觉。
显而易见,沿用的康城矿生产工序显然不适用。比如,康城矿采用的是顺序作业,“一般是一次成巷,锚完顶接着锚帮,”刘胜利承认此工艺效率较低,作业时极易相互掣肘。“郭二庄矿的平行作业提升了作业效率,先锚住上梁帮也就能护住顶板,保证了安全接着往前掘进,始终和后路闪出4~5米的距离,施工作业互不影响。”他说,一开始很不习惯,转不过这个弯来。“适应之后,大家很快便喜欢上了这个施工方法,因为效率至少提高了40%。”
“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李鹏雷介绍,就拿“联网(支护中两个网片的连接)”来说吧,康城矿用的是8号铁丝(直径4mm),普通的克丝钳就能进行弯曲作业,而这边是6号盘条(直径6mm的圆钢)直接铰连接,钳子根本使不上劲儿,需要专用的套管进行紧固。“人家两个人就把活儿干了,我们所有的人员站成一排却半天也连不上两片网,大量的时间都白白消耗掉了。”
再如,康城矿因为巷道规格普遍较小,安装皮带运输机都是紧靠巷道一帮,“多少年了都沿用这种方法。”赵保文插嘴说,到这儿后皮带都得按巷道中线铺设,闪开两帮能站人便于维护和清理杂物,“返过工、挨过训,工期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矿上了解了22401掘进作业现状,马上决定从成熟的掘进队伍中每班抽出2~3个老师傅到三队教授从打眼、爆破到井下铲车的使用、联网支护等全套“郭式”掘进方法。半个月之后,无论施工方式,还是作业技巧,李鹏雷他们都有了提高,“实现了从邯郸学步到安步当车的转变。”
李鹏雷记得,2015年底的那几天,他们的作业进度终于上来了,从每班一架梁逐步上升至三架梁,甚至是五架梁。即便这样,受前期影响,月进只有区区的80米。
失败是成功的彩排。从今年元月份开始,李鹏雷带领他的团队一鼓作气,创下了单月260米的好成绩,用他的话说是一雪前耻,“从风言风语羞愧难当,到超乎想象证明自己,我们只用了一个月……”
这样的华丽转身,让刘根宝也佩服不已。他至今保持着10多年全岩4.5m*3.5m规格、月进183米的开拓纪录,“这支队伍是有底子的,是能打胜仗的,更是值得信赖的。”
如今,22401地区在施工中不仅速度上始终拔得头筹,质量上也是魁首,“无论哪级领导来检查,22401地区都是首选,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采访接近尾声,李鹏雷、刘胜利说:“这帮弟兄非要让我们表个态,感谢郭二庄矿领导的关心和理解,大家伙儿会再接再厉,创出更好的成绩。”
(王 海 刘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