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适度提高失独家庭的独生子女补助标准

21.01.2015  16:52

  燕赵都市报讯(燕赵都市报记者任学光、任国省)在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据推算,目前我国有超过一百万个失独家庭,而且每年新增超过7.6万个。石家庄市卫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初,本市“失独家庭”享受补助的1647人,至少1000户。

  “失独家庭是空巢家庭的一种特殊类型。”市人大代表、桥西区人大副主任、工会主席王文晔认为,失独父母有太多的无奈和无助,他们中年丧子(女),白发人送黑发人,精神心灵备受摧残折磨;他们晚年生活孤独,颐养天年成空;并将有越来越多的失独者面临养老、病、遗产处理的困境。桥西区目前“失独家庭”有108户,“失独父母”166人。2013年开始民进桥西支部会同专业社工机构--石家庄恒爱家园社工服务中心对桥西区12个街道办事处进行了调查走访,同时对其中的16户家庭进行了深入访谈,发现目前“失独家庭”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就是养老问题,养儿防老,‘儿’没有了,养老也就成了他们最大的负担。”王文晔表示,“失独父母”在经受了丧子打击后,正常生活方式被打乱,极易出现生活怠惰、遇事消极、容易争执、容易引发反社会行为;还会产生养老问题、遗产继承问题、家庭贫困问题、手术签字问题、之前由子女链接的社会关系逐步丧失的问题;失独家庭往往经济困难,在抢救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不遗余力,积蓄用尽、房子卖掉,现在退休金微薄、医药费开支加大,大多生活困难。

  王文晔表示,目前国家对“失独家庭”以经济援助为主,而事实上,失独家庭并非贫困家庭,所以经济补偿并非唯一有效的援助方案。“失独父母”普遍面临心理创伤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社会融入问题、他们的养老问题、养病问题更是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针对“失独家庭”的服务已成为一种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社会需要。

  目前了解到,我们石家庄政府层面对失独家庭已经出台了一些经济扶助的措施,同时也有正式、非正式组织尝试为失独老人提供一些关爱服务。例如:“石家庄恒爱家园社工服务中心”在桥西区开始“暖心续航”项目的试点工作,他们在走访12个街道办事处和部分居委会后,搜集、整理了比较全面的失独家庭信息资料,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信息资料档案,并在2013年老人节期间为桥西区失独老人募集善款提供身体健康检查。2014年恒爱家园继续扩大服务范围,并运用社工理念和方法开展各种专业服务。

  “解决失独家庭的问题关键在于创新社会机制。”王文晔认为,首创新社会管理机制,首先要让失独家庭“制度上回家”。失独家庭是新出现的一类社会无助者,原有的一些制度安排在很多方面不能涵盖和满足他们的现实需求。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系统地调查研究失独家庭的实际状况和现实需求,从国家政策、法规的层面创新,创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制度,把失独家庭的现实需求纳入进去,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机制,让失独家庭在多方面走进制度框架。比如,对于有生育能力的失独家庭,应允许其及时再生育;对于丧失生育能力但有收养子女意愿的家庭,应安排其收养子女;可以考虑在农村扩大五保供养范围,把失独家庭纳入进去。

  王文晔表示,失独家庭“养儿(女)不防老”,遭遇的是双重打击,他们既不能享天伦之乐,更无力颐养天年。所以创新社会养老机制,解决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意义深远。解决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首要的是满足养老资金的问题,建议适度提高失独家庭的独生子女补助标准,在农村达到五保供养标准或(和)在城市达到“三无人员”供养标准。同时,针对养老中的生活照顾问题,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包括“家庭养老+社区家政服务”模式、“家庭分散居住+社区集体生活照顾”模式、“养老互助的时间银行模式”、社区养老院模式等,这些模式都可以达到让失独家庭生活有人帮助照料、精神得到适当慰藉的养老效果。

  同时,要解决失独家庭的精神需求。失独家庭的精神创伤和精神修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精神需求一样具有特殊性。解决失独家庭的精神需求问题,需要关注群体认同、挫折倾诉、精神修复等多个层面,可以通过创新社会服务机制有效地满足失独家庭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倡导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人员积极介入失独家庭和失独家庭团体,对失独家庭进行积极的家庭康复干预,帮助失独家庭成员进行精神修复,使他们能够走出失独的精神阴影,重新走入健康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