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评剧团里孩子们的别样六一
站在舞台上,展现最美的自己,是每一个学习戏曲表演孩子最大的梦想,而其中的各种艰辛是他们通往成功的层层铺垫。
清晨,当多数孩子还在熟睡时,那些学习戏曲表演的孩子们却早已起床来到练功房开始一整天的训练。形体、身段、台步、台词、唱腔等等,都是大家的必修课。因为怀着站在舞台上的梦想,孩子们没有半句怨言,用心练习着一招一式,即使再苦再累,都会坚持下去。
5月27日,石家庄迎来了39摄氏度的高温天气。
“把腰挺起来,脚使劲儿往上抬,双手抡起来拍脚。跳起来!”“把双腿叉开,挺腰,坚持一下,慢慢来。”在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国家级“非遗”评剧传承基地的排练大厅里,传来了老师一遍遍严厉的训话声和孩子们翻滚落地的声音。头顶上的吊扇虽然嗡嗡地转着,可高温和高强度的训练仍然让孩子们脸颊上的汗水不停地流了下来。有的学生正在进行压腿、翻身等基本功训练;有的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说戏,一个台步、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会反复推敲几遍;有的学生正在排练节目,队形不停地变换着……无论进行哪种训练,每个学生都汗流浃背,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
9岁的小男孩李兰圃来自正定农村,酷爱戏剧的他去年报名考上了评剧传承基地,成了最小的学生之一。刚来时连续高强度的训练常常哭鼻子,可是小兰圃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现在一些基本功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由于扮相、嗓音比较好,他现在专攻旦角表演,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样小美男”。
无论严寒酷暑,春秋冬夏,这种训练从未间断过,看到孩子们练功辛苦,记者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含义,那份舞台上的成功是需要多年的台下练习铺垫而成的。
为了能站在舞台上追求心目中的梦想,展现最美的自己,他们一直在努力着。作为国家级非遗评剧的传承基地,评剧院一团经过层层选拔,现有资助生近60名,这些孩子大多来自农村,最大的18岁,最小的9岁。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孩子们迎来了盼望已久的第1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河北省选拔赛,这其中的11个孩子将代表评剧传承基地参加此次比赛,展现自己的风采,实现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梦想。(燕赵晚报记者张晓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