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民生举措织就幸福城市保障网
吃与住、病和医一直都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市采取了多项举措,不断提升住房、医疗等方面的保障能力,让居民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解决了百姓生活的后顾之忧。
何建亭一家经济来源较少,再加上孩子正在就读大学,家中负担较重。去年,她幸运地申请到了一套保障房,这可解决了一直压在她心头的难题。
居住的稳定和经济负担的减轻,让何建亭对今后的家里生活有了新的憧憬。
何建亭家的变化是我市众多入住保障房低保、低收入家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建华家园、福华家园、仁华家园等一批保障房小区先后建成,户户精装修,水电暖均齐备,让住户实现了拎包入住,切实解决了我市低保、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截止目前,我市市区保障房小区达到27个,解决了30406户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今后,我市还将继续健全和完善保障房小区的管理制度,以让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群体通过保障房,在城市能有自己的家。
有保障的不仅是住房方面,现在居民、村民生病住院也有了全面的保障。这天上午,栾城区新农合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南赵台村,看望身患重病的刘焕书。
自去年8月份患病以来,刘焕书已经多次住院进行治疗,平时也需要靠服用药物来稳定病情。
到目前为止,刘焕书的治疗费用已经达到了10多万元,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但是,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刘焕书这样的参合农民增加了继续治疗的信心。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新农合住院补偿标准年度封顶线由以往的15万再次提高到20万元,费用报销比例县级定点医院为80%,市级定点医院65%,省级定点医院为50%。
在医疗保障方面,今后,我市还将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使新农合农民的参合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