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厅:人人头上有指标 干事创业有动力

29.06.2016  00:14

 

  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省财政厅在省直机关作风整顿中,大力推行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让人人头上有指标,干事创业有动力。 

  今年,省财政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自身工作,将所有大的工作条框分解成2141个具体可操作的绩效指标。每一项工作指标都对应着具体负责人。农业处副处长刘丁雷就承担着27项这样的指标。制定地下水超采治理方案、治理体制机制探索、扶贫资金投入,等等,这一件件一桩桩的绩效指标,不仅内容清晰具体,而且标准细致明确。 

  省财政厅农业处副处长刘丁雷:“加大扶贫投入这一项指标一个是时间维度, 一个是数量维度。那么我们数量给我们定要比15年要实现翻一番,15年是10.8个亿投入。那么今年我们要实现21.6个亿的投入。” 

  刘丁雷说,现在他正在全力以赴完成今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这项指标,这段时间刘丁雷需要与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一起编制方案、测算总投资,按照指标的时间维度要求,所有这些工作必须要在六月底之前完成,时间紧迫。 

  省财政厅农业处副处长刘丁雷:“平常的工作我们自身要形成一定压力,因为毕竟是指标在自己的身上,完不成要相应扣你的分压力就会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跟刘丁雷一样,在省财政厅,每个人头上都担负着明确的绩效指标。对于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财政厅不仅是年底对账,更要过程控制,纠偏督促。每个月,厅机关、各处室要对工作指标进行小结,每个季度要进行一次考核。 

  省财政厅资源环境保护处处长冯鸿雁:“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这些工作中,我们都能了解到每一个关键节点到什么程度了, 及时可以督导、可以调度。” 

  资环处今年承担着82项工作指标,这些指标就像一道道考题,根据难易程度和重要性都设定了分值,完成了,得分,完不成扣分。到了年底,根据程序设置和科学换算,每个人的成绩一目了然。并且,这些成绩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 

  省财政厅厅长高志立:“它不仅用于评先评优,还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基础和前置条件。你比如说我要选一名处级干部,排名前五个才具备入选的基本条件,再像原来那样去拉票就没什么作用了,必须在工作中要有突出的表现,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