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落实“先照后证”为企业松绑

21.01.2015  13:11

国务院113项登记审批事项前置变后置

去年国务院先后两次发布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的决定,至此,已有113项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企业创业进行“大松绑”,将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改革决定,市政府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优化市场主体登记程序,严格规范前置改为后置事项的审批行为,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确保国务院决定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的113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在省会顺利实施。

□本报记者 翟相哲

为市场主体“松绑”增活力

去年以来,国务院先后两次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工商登记113项前置审批事项调整或明确为后置审批。

据悉,改为后置的113个项目包括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煤炭开采审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许可、从事国际道路运输、食品生产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等,涉及教育、文化、卫生、能源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根据国务院相关决定,对于改为登记后置审批的113项事项,工商机关一律不再作为登记前置,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关审批部门的许可文件、证件,并对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直接核发营业执照;相关事项经营范围将根据企业的章程、合伙协议或者申请,由登记机关核定,并在“经营范围”栏后标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字样;对涉及登记前置改后置的事项,由窗口登记人员提醒申请人在取得工商部门登记后依法到相关部门办理许可手续,并在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同时提醒申请人及时将市场主体的登记、备案信息通过河北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供相关审批部门、社会公众查阅和监督。

市工商局负责同志表示,该决定的实施,对企业创业进行了“大松绑”,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政府简政放权、职能转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规范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

我市多措并举落实改革要求

为确保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省会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进一步增强石家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绿色崛起的发展动力,日前全市《关于贯彻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决定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下发。

该《通知》既明确了省会各级各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也对这些职能部门的监管措施进行了规范和健全。

通知》要求,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厘清部门职责,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行业主管与后续监管相一致的市场监管责任机制。经营事项涉及审批的,由审批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依法查处未取得许可证或批准文件擅自从事审批事项经营的行为。同一经营事项涉及两个以上审批部门的,审批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监管职责。按照行业监管分工原则,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监管,其他审批部门在职责范围内予以配合;对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批准文件擅自从事审批事项经营涉及多个审批部门的,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有关审批部门查处。

另外,各有关部门要及时依法将市场主体登记备案、许可审批、市场监管、行政处罚等信息向社会公示。同时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应用,对有失信记录的市场主体采取有针对性的信用约束措施,实行联动响应,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将企业信息作为重要考量因素,对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的市场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促进全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