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疗法乱象考验中国医学伦理

15.09.2014  10:57

  近日,媒体报道了中国“癌症免疫疗法”乱象。免疫疗法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新理念,过去一二十年国际上的探索也很热。针对癌症的不同情况,它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疗法。有的效果不佳,在国际上逐渐淡出了医学界的关注;有的显示了潜力,被进一步研究甚至被批准用于特定情况。

    然而在中国,现在有许多正规医院开展了免疫疗法,且收费不菲。报道中采访了肿瘤学界专业人士,他们指出:中国目前采用的这些免疫疗法,“优点是副作用小,缺点是对肿瘤基本没用”!按照卫计委的规定,此类疗法需要经过临床试验才能应用,而且临床试验必须要通过卫计委审批组织。但是,卫计委迄今没有批准过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实施免疫疗法,也没有批准任何机构进行临床试验。

    也就是说,在中国许多医院风风火火的“癌症免疫疗法”,实际上是“非法行医”。本质上,跟胡万林的“芒硝疗法”和马悦凌的“艾熏疗法”没有区别。

    虽然医患矛盾极为紧张,但癌症领域是一个例外。人们接受了“癌症是不治之症”的现实,对治疗癌症也主要是“病急乱投医”“不能眼睁睁看着等死”的一种挣扎。在这种心理基础上,病人和家属对疗效并不抱什么希望,更多的是一种“花钱买心安”的自我麻醉。因此,不管这些“高科技疗法”是否有效、是否安全、是否违规,也不管它收费如何,都会有不少人去尝试。诱人的利益,加上“什么结果都能被接受”的零风险,一些医院就不顾医学伦理金钱至上,造成癌症免疫疗法在中国的繁荣乱象。

    为了攻克顽疾,人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索。从“神农尝百草”的原始试验,到今天“四级临床”的繁杂管理,核心就是让医学探索既能服务于人类,又降低未知风险的伤害。尤其是过去的一个世纪,一次又一次生命的代价,促进了医学研究与医学应用中的伦理规范一步一步地完善。今天的管理体系虽然不能说很完善,但至少它在“让新技术造福人类”与“避免新技术的未知风险”之间,在尽量寻求着平衡。人们对管理体系的细节虽然还存在一些争议,但绝大多数人都认同“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

  中国在医学伦理规范和医疗领域的监管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为没有遵守临床试验的伦理规范,湖南黄金大米试验的几位组织者付出了葬送职业生涯的代价。而免疫疗法对医学试验伦理的违背,比起黄金大米试验来说要更严重得多。黄金大米试验在中国和美国都曾经通过了伦理审核,违规的地方一是后来的试验与当初批准的时间地点不符,二是实施中没有充分告知志愿者试验的具体内容。试验本身并不存在直接的安全风险,组织者也不以此牟利。而癌症免疫疗法没有获得临床试验许可,也就意味着没有评估过风险,是否有效也没有前期的数据支持。这样的疗法,进行临床试验(即不能收取费用)都已经严重违规,更何况还直接当作成熟疗法收取病人的高额费用以牟利。此外,正如报道中提到,癌症免疫疗法已经不在食药总局的监管范围之内,而卫计委的监管也已经停滞,如此事关患者性命的重大医学领域竟然无人监管?这不能不说是管理部门的失职。我们的监管需要努力改进,但这也不能成为医院违反医学伦理,把不成熟不合法的疗法用来牟利的借口。

    癌症免疫疗法在中国的乱象,目前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这或许将成为一大挑战,考验中国的医学伦理是“已经与国际接轨”,还是依然停留在“直接拿病人进行探索”的原始野蛮阶段。此外,可能也还存在着其他无视临床研究伦理的一些乱象。这些都值得管理部门和社会去举一反三,推动监管和监督能力更现代化。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