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哲:痛批校长的女教授与“皇帝新装中的小孩”

10.07.2014  13:31

    据@深圳新闻网消息,因教工食堂给晚到的校长单独留了饭菜,厦大女教授发公开信炮轰校长就餐特权。19日中午12点10分我还到教工餐厅吃饭,几乎没有东西了,我问服务员还有没有菜,她不予理睬。等到12点35分,你出现了,服务员立即端出菜来,厨师也出来招呼。我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并大声质疑,这是校长餐厅还是教工餐厅?怎么吃顿饭还吃出了阶级差别?本来我以为只要有点普通常识的领导,在这个时候至少应该表个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校长你一言不发,只顾吃饭,但是脸已经红到脖子根,一副窘态。(7月8日新京报)

    一位大学女教授,“看不惯”校长在就餐等方面的特权,进而以公开信方式痛批,读之令人顿感痛快淋漓。然而,“公开信”被媒体披露曝光之后,会不会引起校长和相关部门的反感?进行予以“打击报复”?这并非没有可能。公开信中列举了厦大校长朱崇实在教授们面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把老师当成农民工,论文指标化,职称名利化,教学标准化,急功近利、鼓励学术腐败……等问题,这些列举出来的问题显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这些“问题”本身就反映出一名校长可能的滥用职权问题,在特权习惯之下和习惯性的行政管理不正当手段之下,给一名下属女教授“穿穿小鞋”,在论文评定、职称晋升上搞搞手脚也太过轻松。如此一来,一名富有正义感的女教授未来如何值得担忧,她会不会因此成为“出头的椽子先烂?”反而今后在学校举步维艰,不能不让人担心。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与所处单位环境格格不入的“另类者”,几乎没有太好的结果。以“走廊医生”兰越峰为例,这名看不惯医院不正之风的“另类医生”,得到的就是一个“开除”的结果。无论上述痛批校长就餐特权的公开信,其中披露的事实有没有争议之处,但敢于揭露披露者本身已经将自己置于了最“危险”和“最尴尬”的境地,甚至像“走廊医生”那样成为众矢之的并非没有可能。

    厦大校长朱崇实就餐特权现象,以及治理学校过程中“在教授面前高高在上”,“在官员面前低头哈腰,谄媚取上、丧失独立人格”现象,只是国内众多大学和众多大学校长的一个缩影。看到了朱崇实的现状,基本可以看到其他省“XX大”的现状,也就是说大学的问题和校长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更折射出来的是不良环境问题。一名大学校长不可能是碌碌无为之辈,其学术学识必然有过人之处,却无法保持独立的人格、无法保持独立的尊严,面对政府官员要“唯唯诺诺、点头哈腰”,其实不能完全怪大学校长本人。政府官员掌握着巨大的行政资源,可以决定学校政策的走向,直接决定政策帮扶力度、财政拨款数量,在内地主要靠政府财力支持办学而不像香港那样“主要靠社会资金、慈善机构支持办学”的大背景之下,校长“”政府是无法解决的现实困惑和难题。更何况,在国内现行管理机制之下,校长的选聘并不由“校委会”或“家长委员会”说了算,校长的任免权也就是校长的“官帽”捏在政府官员手中,他们又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和人格?

    在一个国内大学整体环境不好,整体上存在类似问题的当下,一名“另类”的、“大胆”的女教授即使用公开信揭露出了“特权现象”和大学“潜规则”,其实触动不了什么。可能影响的之不过是时下高校现状和管理的“皮毛”,事件过后“山水依旧”,大不了最多影响到厦门大学校长个人今后的升迁。然而,敢于直斥不良现象的女教授注定会得不到什么“好果子”,整体环境都这个样子,无数现任教师长期以来早就“见怪不怪”了,偏偏有人还敢充当“皇帝新装中的童真小孩”,说真话的“小孩”还能有“好果子”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