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化重构医疗生态
信息化和大数据正带来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生态结构的深刻变化,激发着新时期深化医改的动力和活力。从上海市的探索不难看出,信息化和大数据有力地支撑了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服务模式的转变和公立医院外部管理模式的创新,从而实现了让医院“服务心中有民”,让患者“就医心中有底”,让政府“管理心中有数”。
依托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日臻完善和区域信息化平台的搭建,上海市努力让患者少排队、少跑医院,使就医流程更加顺畅便捷,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让患者既往病史、诊疗情况一目了然,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实现了检验检查结果共享互认,实实在在降低了看病费用;用信息系统为健康管理铺路,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体系。这一切,都意味着信息化建设让改革红利更多地落在了老百姓身上。
更为重要的是,上海市的健康信息化建设正在将位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上游”的大医院、“中游”的二级医院和“下游”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串联在一起,把所有机构结成“服务共同体”。由此,居民就医所选择的首诊机构,是其与上海市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接触点”——一旦跨进这个入口,就等于迈进了一个纵横交织的服务网络,即将得到延续的疾病治疗和健康管理。与此同时,所有医生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位基层医生都有专科医生做后盾,每个人的背后是整个体系力量的支撑。要达成这样的结果,一个相对周全的顶层设计格外重要,这需要行业上下达成共识,让信息化成为构建整合型服务体系的关键抓手。
此外,上海市公立医院管理平台通过发挥大数据的“画像”功能,实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信息对称,织就了监管医院的“天罗地网”。医疗大数据成为政府治理的“幕僚高参”,对公立医院的监管更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使改革举措更能对症下药、因病施治,也让深化医改有了更精准的“指挥棒”。用信息化工具撬动公立医院供给侧改革,上海市的思路和经验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