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理财告别“放羊时代” 今后理财将是脑力的较量
“如果不懂得投资,那么现有资产会大幅度缩水。今天所拥有的一千万元,十年之后的购买力可能只有现在的20%或者30%。”这是笔者最近在微信圈内看到的,不得不承认现实让人心堵。理财已经成为必需。
但是今年以来,从债券到信托产品,多起兑付危机让投资者感到如履薄冰,此前的侥幸心理在现实前面不堪一击。
实际上,目前投资者的理财情况来看,只能说明 “放羊时代”已经结束,今后,理财将是脑力的较量。
信托兑付出现延期已经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中信信托一款产品延期三个月兑付,中诚信托兑付危机频发。一些投资人已经表示出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态度,从此远离信托。
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购买这些信托产品的绝大部分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时,根本不知道资金投向,甚至连合同都没有看一眼。而信托产品作为高净值人士的专属理财渠道,其投资人群的整体水平较高。这表明,当前整个理财产品市场的投资者教育处在初级阶段。
信托业近年来飞速发展,资产规模迅速增长至目前的12.48万亿元。随着信托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行业的风险也随着加大,产品良莠不齐难以避免。据了解,银监会在近期的一次内部会议中,预警信托行业总体上报的风险资产超过700亿元,其中高风险资产超过了500亿元。
虽然看起来不少,但实际上,信托业的整体风控一直以来就比银行业要严厉,据银监会今年上半年末统计,信托业整体不良率低于1%。,而银行业已经突破1%,有些地方性分行的不良率甚至达到两位数,加上信托业由于金融政策支持以及银监会严厉的监管,经历了十年的利润增长。
虽然99号文件再次要求,根据“卖者有责”的规定,银行对存款人、信托对投资人的安全负有责任,银行、信托公司的贷款发生风险由银行与信托公司承担,存款人与投资人不受影响。
但作为投资者自身来说,在购买任何理财产品之前,都应该理性,清楚的知道理财产品投资的详细情况,明白风险,而不仅仅了解收益。而在购买之后,也不能如“一买了之”,不做任何追踪观察。
可以说,在“刚性兑付”潜规则打破之前,高端理财产品市场处于“放羊时代”,只要放出去,就有固定收益。但如今,面临的局面是要“与狼共舞”,还要时时提防陷阱,是一次又一次的脑力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