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寿:山沟沟里造出手枪炮弹

12.08.2014  12:51

兵工们打铁做地雷、木壳手榴弹等,在抗日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

 

 ■王林寿老人已步入耄耋之年,现在生活幸福。

  ■回想往事,历历在目。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兵工厂就隐藏在太行山下。兵工们在山沟里以难以想象的方式自制子弹、手榴弹、炮弹,对抵抗日寇侵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历史赋予了它太多的神秘,同时也让它归于沉寂。昨日,记者走进石家庄市平山县胜佛村,通过一位兵工厂老通信员的回忆,重新走近这段历史。

档案

王林寿

1927年12月11日出生,1939年7月在中共地下党员的引荐下参加八路军,同年来到当时的平山县后古道村兵工厂,担任通讯员。其间,出色完成了各兵工厂之间的联络和运送造弹器械等工作。1945年3月,王林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12月,兵工厂搬迁后,王林寿退伍返乡。

走近老兵

生活惬意自在

喜欢跟同龄人聊天

位于平山县城以北不远处的胜佛村,路两边整齐矗立着一栋栋二层小楼。走过宽阔的街道,王林寿的家就在一个独门小院里。小院内干净整洁,南屋门前的瓜架上挂着五六个成熟的北瓜,西屋门前几株小花刚刚浇过水。听说记者来采访,88岁的王林寿老人特意挑选了一件干净平整的蓝色衬衣,稳步从北屋的台阶来到小院。尽管已是耄耋之年,老人的精神状态依然很好,腿脚也很利索,只是牙口不如前两年了。年老后,他和二儿子同住。“我平日里早早就起床了,喜欢去村西的马路上散步,吃过饭找几个同龄的老头儿聊聊天,一起看看报纸。虽然眼神不如前几年,但也还能看得见。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老人先后辞世,如今还健在的、与王林寿同龄的老人只有四位了,能聊聊天的人越来越少。好在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孝顺,虽然日子算不上富裕,但也惬意自在。谈起现在的生活,老人看看湛蓝的天空,又伸手摸摸下巴,沧桑的脸庞写满了慈祥。他还保存着一枚民政部门2005年发放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军功章。

记忆深处

十几岁就当上了兵工厂通信员

打鬼子的年代,我在八路军的兵工厂当过好几年通信员。”回忆起这段历史,这位老兵因年老而浑浊的眼睛闪起亮光。1938年,日军已经占领了整个平山县城,并在县城周围垒起城墙建立据点,日本人和伪军烧杀抢掠,人们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王林寿12周岁时,一位年轻的地下党员找到他,问他是否愿意参加八路军,抵抗日本人的侵略。王林寿虽然只是十几岁的孩子,但是他知道八路军是帮助老百姓打鬼子的,而他也见到过很多鬼子欺压中国人的场景,所以他立刻点头答应了。在这位地下党员的引荐下,他来到当时平山山区一个名叫后古道村的地方,成为了一名兵工厂通信员。“因为年龄小,做不了炮弹,只能当通信员。那时候,像我这么大年纪的通信员还有不少。”为了便于隐藏,他所在的兵工厂分散在附近三个村,他们在这些村落里来去匆匆,传递信息。有时还赶着毛驴帮助运送制作弹药的器械。由于工作表现突出,1945年3月,王林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日子,老人至今记忆犹新,“觉得特别光荣!我的心一直向着党。

工人自己炼铁制作炸弹、手榴弹

据老人回忆,在抗日战争时期,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在抵抗日军侵略的战斗中发挥了不小作用,很多弹药供给都出自这里。兵工厂设有子弹房、炼铜房,还有一些机床,都安放在老百姓家里。机器是怎么运来的呢?王林寿笑了,“靠毛驴呗!”打铁用的则是土办法:把重物(比如石磨)拴在粗绳子两头,找根支架把它吊起来,等重物到达高处后,人们放开绳子就会发出“”的一声。“你们肯定想不到,山沟里连根铁钉都找不到,怎么可能造出炮弹呢?然而,炮弹的确造了出来,就是用这种方式。我们都觉得兵工们真是有办法,很伟大!

兵工们把用土办法炼好的铁装在枪械模具里,制作枪支。制作地雷时,也通过专门的模具,制出一个空心的铁疙瘩,在铁疙瘩里装好炸药,就制成了地雷。而手榴弹则是用木头做壳,小杨木、大杨木、柳木、梧桐木都成了原料。

但这些枪械和炸弹如何运到阵地,老人一时记忆有些模糊,只能大概说出是用牲口运输,具体如何躲过敌军封锁,运到哪里,他就说不清了。他依稀记得,兵工厂制作的炮弹对前线战场非常重要,对打击敌人起到了重大作用。

多次躲过日军围剿 兵工厂得以幸存

虽然兵工厂隐于山沟,但也并非万无一失。一次,鬼子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派出一个小分队对兵工厂进行围剿,由于手中武器不足,而武装部队又较远,因此为了保存实力,得到消息的兵工们立刻撤离到山上。撤离前,他们将部分制弹设备深埋土中,不方便掩埋的则抛入山沟中。“山上小路旁有一块一人多高的大石头,我和战友们就藏在石头后边。不一会儿,就看到一队戴着头盔、脚穿大皮鞋、背着行军毯的鬼子沿小路从石头旁经过。因为没有找到兵工厂,敌人只好撤退了。我们下山后,立刻找回隐藏的设备,重新恢复了生产。”王林寿回忆道,还有一次,敌人到兵工厂一带扫荡,他们在庄稼地里与敌人发生了冲突。敌人用机枪向庄稼地扫射,比他长几岁的张明起膝关节被子弹击中,战友们有的射击掩护,有的扶着张明起回到村中。“他原来是通讯员,受伤后腿不能走了,但是仍然坚守在兵工厂,为前线制作手榴弹。”1949年12月,王林寿退伍回乡。

链接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在战场上收缴了很多残缺不全的武器。而晋察冀边区司令部建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武器匮乏,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武器,聂荣臻同志提出建修械所。于是,1938年前后,八路军开始设立修械所(后来兵工厂的雏形),但是初期设施十分简陋。不仅如此,八路军建修械所的消息还被敌军获知,修械所不时受到攻击,有时不得不迁往更隐秘的地点。由于经常跟着部队转移,在抗日战争时期,修械所一度被誉为“驴背上的兵工厂”。

那时正是困难时期,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多为手工作业,工人的生活条件也很艰苦,很多工人得了夜盲症,但因为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他们始终坚持工作,抓紧时间修复更多武器,提供给前线的战士们。修械所在当时起到了很大作用,更多地区也开始建立修械所和兵工厂。这些敌后兵工厂,在抗日战争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特别提示

你身边有没有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请拨打96399与我们联系,让我们走近老兵,倾听他们的记忆。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