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玉沛:创新服务,让节俭理念融入社区

07.06.2014  05:37

    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全国民政系统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参与其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社区建设,让“节俭养德”在城乡社区蔚然成风。社区是社会生活共同体,家庭是社会的组织细胞,都是“俭以养德人人行动”的重要空间。各级民政部门要大力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和服务创新,利用好社区发动和组织群众的优势,发挥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社区慈善组织的协同参与作用。积极配合宣传部门,充分发挥社区报、社区电子屏、宣传册等多种载体作用,倡导节俭文明的就餐新风尚,在社区和家庭开展好“俭以养德人人行动”教育实践活动。在城市论坛或小区论坛等网络空间开设“闲置物品交流”专区,开通社区闲置物品发布QQ群、微信群,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型传播工具,搭建闲置物品网络流通平台。推广低碳出行、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节俭养德”在城乡社区蔚然成风。

  二是创新慈善工作,让“节俭养德”成为扶贫济困的爱心源泉。节俭奉献、养德行善,是慈善事业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各级民政部门要不断拓展慈善事业新的发展空间,激发全国各个社会捐助站点和慈善超市的活力,广泛发动群众捐赠废旧衣物,积极研发废旧纺织品再生加工利用,着力打造衣物捐赠、分级分类、再生加工、慈善配送、帮扶困难群众的慈善服务平台,有效破解废旧衣物处理难题,打通循环利用的可行路径。要会同共青团组织,支持中华慈善总会开展“一张纸献爱心行动”,号召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家庭收集旧纸张和书刊,将售卖所得款项捐赠给慈善组织“专项账户”,用于救治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等患病儿童。要着力激发慈善组织活力,发挥其组织“社会人”、服务“社会人”的作用,引导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节俭养德”活动,让广大群众“举手之劳”的点滴爱心汇成扶贫济困的巨大洪流。

  三是弘扬互助精神,让“节俭养德”主题志愿服务遍地开花。志愿服务是人们分享资源、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公益行为。各级民政部门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持续壮大志愿者队伍,着力加强志愿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志愿服务组织开展“节俭养德”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并按照《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及时准确记录,作为志愿者星级评定的重要依据,引导志愿者在倡导形成绿色低碳生活、节俭节约风尚中贡献力量。要发动社区居民组建社区低碳生活志愿小分队,会同有关部门,提供适当场地,开设社区周末跳蚤市场,方便人们交换和买卖闲置衣物、玩具、图书、家具、家电等,使广大志愿者在“闲置物品共享行动”“资源循环利用行动”“人人节水行动”“节能利民行动”“试点示范问效行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坚持以民为本,让“节俭养德”的民政服务惠及更多群众。民政工作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民政服务是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民政部门要将“节俭养德”理念融入到老年服务、社区服务、婚姻服务、殡葬服务等各个方面,要将“节俭养德”的要求贯穿于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和救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殡仪服务机构等各类民政社会服务机构管理和日常运营之中,确保各类民政服务节约成本、提高效益,让有限的资源更好地惠及更多群众。特别是要带头落实两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大力倡导文明节俭办丧、文明低碳祭扫,切实抵制奢华丧葬的不良风气。

      五是加强职业修养,让“节俭养德”成为民政干部的日常准则。“节俭养德”是民政干部自身修养的重要课题,是基本职业要求。各级民政干部要在“俭以养德向我看齐”教育实践活动中走在前列,在为民服务、公务活动中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自觉厉行节俭节约,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反对铺张浪费和浮华攀比,更好地树立民政部门为民、务实、清廉、勤俭的形象,并影响带动数以亿计的服务对象,共同形成节俭养德、全民节约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