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子养老”时代来临
随着“独子养老”时代的来临,面对日益衰老的父母,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将面临“养不过来”的尴尬和“如何养”的抉择。一位网友表示,“独子养老”时代,靠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很不现实。可是住养老院吧,公办的挤不进、民办的又住不起,他认为,面对“独子养老”的困境,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现象
“独子养老”时代来临 独生子女面临大考
又到重阳!在这个满是温情的日子,一个关乎“养老”的话题却让它变得沉甸甸起来。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独子养老”时代悄然来临!“不是不孝顺,而是孝顺不过来”,如何破解这样的“养老难题”,这不仅仅对于第一代独生子女,甚至对于正在迈向老龄化的中国社会而言,都是必须正视的话题。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集万千孤独于一身”,38岁的张先生对此深有体会。前一阵儿岳父生病住院,没过两天岳母又在送饭的途中被撞伤。为了照顾两位老人,张先生的父母也跟着忙活,结果母亲也病倒了。“那时候我感觉自己都快要疯了。”因为张先生和爱人都是独生子女,“没有人可以商量,也没有帮得上忙的兄弟姐妹”。
这不是张先生一个人的无奈甚至无助,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正在面对、经历这样的事情。因为他们的父母正在老去。
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专家们将其界定为“1976年—1986年出生的独生子女”。如今,他们的父母大多已经五六十岁,有的甚至年近七旬,已经步入老年行列。一旦有老人生病或意外发生,独生子女们必然要面对“忙不过来”的窘况。
“虽然现在我还没有遇到老人生病我无法照顾的情况,但自从工作以来就一直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一年连爸爸妈妈的面都见不到几次。”家在承德的王先生说,作为家中的独子,“眼瞅着老人岁数越来越大,该怎么照顾他们还真是个问题。”
随着“独子养老”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像王先生这样的独生子女将面临“养不过来”的尴尬和“如何养”的抉择。
河北省民政厅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14年底,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115.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5.1%,这其中有不少属于独生子女家庭,在“421”家庭模式下,独生子女们怎么做才能让父母的晚年生活更加舒心?是被动地选择家庭养老,自主养老,还是更多地依赖老年公寓、社区托老机构这样的社会服务?这显然已不仅仅是独生子女们要考虑的问题。
对正在迈向老龄化的中国社会而言,这是一场大考。
讲述
护工赵金秀:请人照顾老人的子女多起来
“忙,很忙,非常忙!活多,很多,非常多!”这句话出自赵金秀之口。42岁的赵金秀女士,从事护工工作已经五年了,也就是从近两年开始,赵金秀的工作日渐繁忙起来,用她的话说“请护工照顾老人的子女越来越多了”。
在所有的客户眼里,赵金秀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护工,护工工作也给赵金秀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入。赵金秀自从从事这一职业那天起,工作就没“断过档”,往往都是两三个活儿一起来。“因为现在独生子女们都长大了,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家长都老了。老人难免会生病,只要老人一住院,独生子女们就忙不开了,我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好多时候老人只是做了一个小手术,但独生子女们往往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赵金秀说。
独生子女生活能力差 根本不会照顾人
赵金秀说,2013年她护理过一位50多岁的郭女士。“她是做了阑尾炎手术。”赵金秀说:“像阑尾炎这种手术,其实是不用请护工的,即使是独生子女,一般也能应付过来。”
可是,就是这样一宗在赵金秀眼中的“小事”,却给郭女士的女儿小唐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开始小唐认为,母亲只是做了个阑尾炎手术,而且手术非常成功,无非就是再住一星期医院的事儿,请几天假,倒两个班也就过去了。可是,在伺候了老人两天之后,小唐便不这样想了。因为,她发现自己根本照顾不了母亲,即便是请假全天陪同,也只会给母亲带来困扰。这种情况下,小唐只好请来了赵金秀。
小唐是独生女,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务活儿一点不让她干,家里的事也从来不让她操心,大学也是在本市上的,脏衣服都是带回家由母亲给洗。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小唐,根本就没伺候过病人。虽然小唐受到高等教育,知道孝顺老人,但真要伺候起人来,才发现她根本不会照顾人。喝水、吃水果等事都是母亲提醒后,小唐才去做。伺候母亲方便时,小唐也是毛手毛脚的,好几次都险些导致伤口崩裂。这还不算,有一次母亲输液时感到非常困,她想反正有女儿在一旁照看,就睡着了。而小唐虽然在母亲身旁坐着,但因为只顾着玩手机,连输液袋里空了她都没发现。
小时候没人争宠挺幸福 长大后压力太大
“即便是这样,小唐还是因为母亲的病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赵金秀说。在赵金秀护理郭女士期间,小唐每天下班后都会来看望母亲,而且每天都会在病房呆到很晚才回家。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每天能跟女儿聊会儿天,对郭女士的恢复也非常有好处。待到赵金秀护理郭女士的第3天,再见到小唐时,小唐已经明显脱相了。眼窝儿也深了,颧骨也凸了,让郭女士看得也是大呼心疼。
小唐私下跟赵金秀聊天时说:“虽然母亲只是做了一个小手术,但我心里的压力非常大。父亲身体不太好,我不愿过多地跟他提母亲的情况,闺蜜们都刚有孩子,我也不好意思总拿这点事跟她们叨叨。这一肚子的话没个人说,都快憋死我了。我从小就没有为家里操过心,猛然间遇到这样的事,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独生子女小时候是幸福了,因为没人跟他们争宠。但长大后,需要他们承担责任的时候,就麻烦了。一是没人帮忙分担,再就是不会照顾人,心里承受不了压力。”赵金秀说,“这样的例子我见过太多,有时候还真挺替他们发愁的。”
相关数据
★民政部公布的数据:至2014年底,全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达到2.12亿,占到总人口15.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1.38亿人,占总人口的10.1%,我国加快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25年,我国将有超过3个亿的老龄人口,到2033年这个数字将超过4个亿,2054年将达到老龄人口的最高峰,4.87亿,占那个时候总人口的34.78%。
读者及网友留言
老人:居家养老或社区养老是心愿
王女士:照顾病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尤其是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女人通常力气小,帮老人翻个身,就要男人来帮忙,一旦一个老人卧病,就意味着至少要两个人来服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儿子儿媳妇又要工作养家,又要照顾老人,精力和体力根本没法承受;而且经济上是否能承受,也是个未知数。
翟先生:现在有很多的农村年轻人为了提高收入,进入城市,但农村的老人养老怎么办,将会成为更大的难题。
网友@一棵树:实在不行,我们只能想办法攒钱,让老人住养老院了,哪怕我们工作辛苦点,生活拮据点!
网友桑海一粟:独子养老时代,靠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很不现实。可是到养老院就是上策吗?如今,公办的挤不进、民办的住不起!我认为,面对独子养老的困境,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网友老小孩:我今年64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由于子女在外地工作,现在我属于空巢老人。现在我很矛盾,不想离家去养老院,却又心疼孩子压力大。我认为,关于养老需坚持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一方面要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发展各种形式的养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发挥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功能。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使老年人既能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又能发挥社区老人互助的优势,这对老年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最好的选择。
互动
又到一年重阳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养老问题不容回避。第一代独生子女们已步入而立之年,生下的孩子大都开始蹒跚学步,与此同时,这些父母们的养老问题也随之开始显现,如何破解“独子养老”时代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渐已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亲爱的读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您是否也在为此感到困惑与无奈?对于自己的父母、或岳父岳母、或公公婆婆,您是如何照顾的?关于他们的养老您是否有好的建议……欢迎您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399或发送至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讲给我们听,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