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遭遇“文化尴尬” 基本权益“一个都不能少”

16.01.2015  05:48

□新华社记者 彭卓 聂可

一本杂志翻3年,十几年没摸过乒乓球,请聋残人士听交响乐……因“关注缺位”和“帮扶错位”,近年来特殊群体持续遭遇“文化尴尬”,基本文化权益几可遇不可求。

中办、国办1月14日公布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要求,保障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各级有关部门在社会保障、民生福利等“看得见”的方面,给予特殊群体大力帮扶。然而,在“看不见”的文化软服务方面,他们依然相对被“边缘化”和“荒漠化”。

特殊群体情感和文化上的缺失亟待补位。”福州大学社会学教授甘满堂表示,目前留守儿童、老年人群体已对文化生活“高渴求”,可惜现实条件多有限制。

1995年以来,全国文化事业费投入从33.39亿元涨至530.49亿元。2011年起,中央财政新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014年中央财政下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45亿元,各地“三下乡”活动也如火如荼开展,大力构建农村“文化低保线”。然而随着帮扶力度的提高,“不接地气”问题有所显现。

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表示,对边缘人群的关注提高,是人文关怀和社会进步的体现。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宜为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量身订制”文化服务,有针对性、平等地开展帮扶,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让帮扶政策真正行之有效、掷地有声。

据新华社1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