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鞭炮可迅速推高PM2.5指数 专家:春节尽量不放炮

16.02.2015  12:01

    石家庄日报讯(首席记者 靳晓磊) “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燃放鞭炮是春节期间PM2.5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近日,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张灵芝对记者说,她建议市民在春节期间,尽量少放或不放鞭炮,共同保护我们的大气环境。

    燃放鞭炮是我国人民在春节期间庆祝节日的重要传统。但近年来,面对严峻的大气环境防治形势,随着全市人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少放甚至不放鞭炮,正成为我市社会各界的共识。

    “你看,2013年除夕12时至次日凌晨1时,大气中PM2.5的小时浓度达到全天顶峰,为每立方米701微克。”张灵芝指着显示屏上的监测数据曲线说,那个时段正是市民燃放烟花爆竹最猛烈的时候。

    但到了2014年,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我市采取的一系列限放措施,使烟花爆竹的燃放量大幅减少,“2014年除夕12时至次日凌晨1时,大气中PM2.5的小时浓度,仅为每立方米309微克,同比前一年大幅降低。

    张灵芝告诉记者,通过监测,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急剧增加空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特别是对PM2.5浓度的增加有显著作用。而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其对空气质量影响更为明显。

    记者在一张2013年春节期间PM2.5小时浓度变化曲线图上也看到,曲线上有明显的四个高峰:除夕中午1时左右、晚上9时左右、晚上12时至次日1时、次日早上8时左右。“这些时段,正是人们燃放鞭炮最多的时段。这也充分说明,燃放鞭炮对PM2.5小时浓度的作用十分明显。”张灵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