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全面小康的“审计力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关切,能否“击中时代绷得最紧的弦”,是衡量理论是否融合时代、深得人心的关键。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就在于它击中了时代之弦、回应了群众心声。在接下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五年里,关系13亿人民的切身利益,无疑是审计干部的一大核心关切。如何理解全面小康新的目标要求?如何坚持五大发展理念?这是要紧的“审计力量”之弦。
一、让理论沾上露珠,引起最大共鸣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认真制定今后五年审计系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积极适应审计工作“新常态”。“心有高标,方可致远”,只有心怀崇高信仰和远大 目标,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和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基本理念、重大举措和实现路径,描绘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蓝图,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 了方向。这有着丰富的内涵,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坚定信心,更是审计干部的重责大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中 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清正廉洁的重要目标和标志;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 丰富、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人权得到切实尊重保障,是民主法治的重要目标和标志。审计要推动实现小康社会,就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围绕“反腐、改革、发展”的要求,着力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民生、揭示风险、查处案件、强化问责、整改有力,充 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促进深化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推 动深化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让政策带上温情,凝聚最大共识
国家审计的核心在于保障国家重大政策落实、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打击腐败、防范风险、推动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争当依法执审的“捍卫者”。依法 审计,彰显了我国立法理念从注重维护公权、便于行政,逐步转变为重视规范公权、严格执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通过对地方财政收支和财政体制运行情况进 行依法审计,起到提高财政管理绩效、督促预算执行,推动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对企业、金融、外资、民生、政府投资等重点领域、重点部门、 重点资金的审计,使大量的违纪违规问题得到遏制,规范了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维护了财经秩序。二是勇当改革发展的“催化剂”。不断规范财政预算执行审 计,坚持把抓重点、热点、难点作为预算执行审计的着眼点,不断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质量和水平。把预算执行审计作为促进被审计单位事业发展的重要推手,使预 算执行审计工作目标与被审计单位事业发展的目标相统一,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实现从经济卫士到经济助手的转 变。加快审计结果公开范围、层次和水平的建设,全面改观政府与民众的信息沟通。三是担当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审计监督的本质不仅仅是对国有财产的守卫, 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尽早地感受到病害侵蚀的风险,更早地揭示病害侵蚀带来的危害,更快地抵御、查处这些病害,及时建议政府或相应的权力机关,运用各种资源去 消灭这些病害,从而健全制度,保护国家安全。以需求为导向,科学运用审计立项方式。以预警为目标,探索和实践预审方式。以预防促效益,积极开展重大项目跟 踪审计。四是敢当反腐倡廉的“排头兵”。从审计署发布的审计公告可以看出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和态度,同时也表明国家审计在推进审计结果公开中迈出的关键步 伐。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大改进创新力度,探索科学有效的审计结果公开制度,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成效,是当前各级审计机关的关键所在。
三、让监督更加全面,汇集磅礴力量
审计监督作为维护财政经济秩序、国家利益和民生权益的重要手段,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一是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依法使所有公共资金、 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都在审计监督之下,不留盲区和死角,不断增强审计实效。长期以来,审计机关一直坚持“财政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站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重叠加阶段,发展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与此同时,一些领域消极腐 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保持发展这架‘马车’平稳快速前行,必须靠改革、反 腐‘双轮’驱动、共同发力,实现整体推进。”刘家义指出,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努力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这是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是党中央、国务 院对我们的明确要求,也是人民的热切期盼。二是加快实现审计监督一体化。审计工作的一体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免疫系统”功能,作为国家审计理论的创新成 果,为国家审计在更高层次上深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国家审计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了需要探索的课题。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国家审计风险理论并完善相关 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国家审计风险,从“免疫系统”的视角构建国家审计风险框架。目标一体化,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是国 家审计活动的最高层次的目标,体现了国家审计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地和最终结果。根本目标就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方式一体化。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创新 和发展,现代审计在审计方式上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而且往往是多种审计方式有机整合在一起。这就呈现出了集多样性、独立性的一体化审计方式;管理一体化。国 家审计机关的管理活动明显区别于其他机关的管理活动,它的各项活动主要围绕增强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服务审计项目的有效实施而开展,通过管理促进审 计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并进行处理处罚,进而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由此体现 审计管理活动的价值。三是逐步实现审计监督科学化。国家审计规范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后,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审计监督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 过审计机关三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规范体系,基本实现了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审计规范化建设是审计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当前,审 计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审计规范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规范的落实和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一方面要通过认真落实相关的法律制度和审计准则,来提高审计规范化水 平和审计质量;另一方面要结合审计工作所处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提高审计工作水平的要求,不断完善已有的审计规范。(李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