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南大港湿地现青头潜鸭 河北五大湿地保护区成鸟类天堂

25.04.2016  11:42

17日,沧州南大港湿地首次发现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英文名:Aythyabaeri,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体圆,头大,头和颈多呈黑色,并具有绿色光泽。青头潜鸭每年3月中旬从南方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秋季于10月中旬开始迁往南方。

100多年前,青头潜鸭曾广泛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印度、缅甸、泰国等地。但近十年间,因生态破坏,全球青头潜鸭的数量急剧下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最高级别——“极度濒危”,属于极危鸟类。

全球仅存500只左右 比大熊猫还稀少

黄渤海鸟类迁徙数据调查组组长、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告诉记者,目前,青头潜鸭的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全球仅存500只左右,难得一见。

调查组在观测过程中,调查组发现了4只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青头潜鸭”。

栖息环境要求高 称环境质量好坏的指示物种

青头潜鸭对栖息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它堪称环境质量好坏的指示物种。

青头潜鸭惊现南大港湿地保护区,与湿地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行之有效的保护有着密切关系。

景色秀丽的南大港湿地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原始状态保存完好的重要生态区,是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近年来,南大港园区对湿地实施了封闭式管理、引水蓄水等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为湿地打造了绿色生态屏障,也让湿地成为众多珍鸟繁衍、栖息的天堂。

南大保护区属复合型湿地 候鸟多在此停歇

南大港湿地有完整的自然生态资源,该湿地为海滨复合型,具有综合的温带滨海湿地系统,有较好的原生态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整个保护区内植物有47科140种;经专家发现的野生鸟类有14目38科25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包括白鹳、黑鹳、白肩雕、丹顶鹤、白头鹤、白鹤、中华秋沙鸭、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4种,包括白天鹅、灰鹤、白枕鹤等;其它野生鸟类219种;有几十种鱼类以及多种藻类和浮游生物;并有狐、獾、黄鼬、草兔、鼹鼠、蛇、蛙等几十种陆生动物也在此繁衍生息。

南大港自然保护区是多处候鸟南北迁徙路线的主要交汇区,是许多珍稀濒危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停歇地和中转地。迁徙季节,大批候鸟在此停歇,补充食物积蓄能量,平均每隔5-10天就会更替一批不同的候鸟群体。

每年3月底至4月初和10月在此迁徙停歇、越冬和繁殖的水鸟达259种之多,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鸟类8种:黑鹳、白鹤、白头鹤、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肩雕、大鸨、金雕;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9种,其中包括:大天鹅、小天鹅、白枕鹤、灰鹤等。

南大港湿地景区简介

南大港湿地位于北纬38°23′-38°33′,东经117°18′-117°38′。地处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紧邻渤海,是著名的退海河流淤积型滨海湿地,由草甸、沼泽、水体、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组成。

沧州地处滨海平原,河流众多,20多条河流汇聚9处入海,河道、库淀、坑塘、主干支渠总蓄水能力为4.8亿立方米,有多处洼淀湿地,其中南大港湿地就是最突出的一处。

南大港湿地海拔最高处5.4米,最低处2.9米,分为泻湖洼地、浅槽型洼地、岗地和高平地等,90%的植被为芦苇。环港林木10米宽、30公里长,计6万多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