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水县毗邻北京,县域林业生态修复对构筑京津生态屏障,维护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十分重要。近年来,涞水县坚持把林业作为主导主业,把生态作为固定财富,按照建设天蓝、水清、山绿、地净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四化”(廊道绿化、荒山绿化、村庄绿化、核桃基地化)助力生态修复,积极构建“五带”(深远山区水土保持林带、环首都水源涵养林和生态林带、浅山丘陵高效经济林带、绿色廊道生态景观林带、林木环绕的环村林带)林业发展格局,每年新造林绿化面积5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每年森林覆盖率提高2个百分点,打造北部山区的美丽涞水。
——廊道绿化。积极拓展绿化空间,大力开展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旅游公路两侧的绿化工作,到今年年底完成张涿高速两侧、廊涿高速支线两侧的造林绿化任务4562亩,90.4公里。春季已完成2300亩,抓住雨季、秋季造林有利时机,集中完成山区段高速两侧绿化2262亩,到秋冬季,完成平原段高速两侧速生杨补植补造,成活率、面积核实率达到95%。完成国道112线、108线两侧、省道京赞路两侧绿化70公里,面积 2300 亩;完成三坡景区旅游路两侧25公里的绿化及公路两侧重要节点的绿化美化工作,乔、灌、草结合,栽植法桐、垂柳、油松、丁香、月季等花木80万株(折合面积0.6万亩)。加大县道、乡道公路的绿化力度,把我县交通干线建设成为绿色亮美的生态长廊;要抓好拒马河沿岸的绿化,重点栽植垂柳,形成拒马河两岸景观带。
——荒山绿化。以三北防护林工程、环首都生态项目为依托,千方百计争取资金,集中连片治理,打造精品工程,每年荒山绿化面积4万亩,争取五年内把涞水县山区丘陵宜林荒全部绿化。打造高标准环京生态林带,在宋各庄、石亭、娄村等乡镇打造5万亩高标准生态造林示范区,重点栽植1米以上的侧柏和油松,建设与北京绿化水平、生态功能、综合效益零梯度的生态景观带,打造环首都高标准绿色生态屏障。在十渡上游的九龙、三坡两镇实施3万亩水源涵养林绿化工程。抓住雨季有利时机,栽植0.5米以上侧柏;在赵各庄、龙门、其中口三乡镇实施10万亩封山育林工程。
——村庄绿化。以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为契机,造林绿化与美好乡村建设相结合,结合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完成全县100个提升改造村的绿化、美化工作,依托农村路旁、沟旁、渠旁、宅旁四旁空间,积极营造绿色景观街道、生态经济型庭院、休闲怡园绿地环村林带,搞好村庄绿化的规划设计,抓好管理养护,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在今年秋季11月底前全部完成栽植乔木、灌木等60万株,义务植树90万株(折合面积1.5万亩),积极推进村庄绿化,打造绿化精品村,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景观效果。
——核桃基地化。按照集约化、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以优质薄皮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建设,每年新发展面积不低于3万亩,实现人均半亩薄皮核桃。加强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实现科学化栽植,标准化管理,亩效益五年内达到6000元。争取经济林建设有一个大好突破,形成有较大规模、较高产量、较优良品种的薄皮核桃基地。(涞水县林业局 靳学)
(第067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