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创业园:建设世界一流孵化器

29.07.2014  11:52
□ 本报记者 蒋秀娟 通讯员 张爱华 马赫

 

从著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往北,行驶4公里,“中关村创业大厦”几个醒目大字映入眼帘,这便是北京市第一家以服务留学人员创业为核心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简称“海淀创业园”)的总部。半弧形的建筑前,三面旗帜高耸入云,成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一座地标。

创建于1989年的海淀创业园,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从最初的中关村旁的一栋小矮楼发展成拥有中关村创业大厦、中关村发展大厦、创业园标准厂房和生物医药园的成熟园区。这里,曾先后培育出8家上市公司,培养了韩庚辰、严望佳、俞孔坚等一批明星企业家。

旁依圆明园、颐和园等多处名胜古迹,紧邻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等全国最高学府和研究机构的海淀创业园,以海淀区雄厚的科研开发能力为基础,以丰富的人才储备为根本,形成了全链条孵化体系,始终坚持探索孵化器创新发展的道路。

今年3月,海淀创业园发展战略规划发布,正式向“建设成世界一流孵化器”迈进。海淀创业园将通过打造高端孵化器、深化精品孵化服务以及建设创业生态系统,吸引最优秀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入园,培育最优秀的源头企业、领军企业和企业家,让海淀创业园始终成为留学人员实现产业报国梦想和归国创业的热土。

解燃眉之急 助雄心壮志

李忠凯是一家开发高效节能灯具企业的负责人。其公司开发的灯具相比于市场上现有的同类传统灯具,节能比提高了33%以上,最高可达到50%。

但最初这样的数据很难让人信服。走投无路的时候,李忠凯向园区主任赵新良吐了苦水。

赵新良立马拍板,在园区内先安装30套产品试用。一年之后,大家都认可了产品的优势:稳定性好、节能效果好。于是,2013年办公楼中的灯具全部被换成了其产品。“这给了企业莫大的帮助和鼓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试用平台。”李忠凯感概地说。

此后,中关村创业大厦成了李忠凯节能灯具的试验田和“样板间”,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参观洽谈。

这只是我们服务企业的其中一项举措。”赵新良说,通过采购企业自主创新产品,进行示范性应用,既满足了海淀创业园设备设施管理需求,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和市场推广。

目前,在中关村创业大厦进行实地应用的孵化企业创新产品还有很多,包括安防监控系统、LED节能灯、风光互补路灯、RFID车场管理系统等。对于这些新品,园区不仅“以身试法”,还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多种渠道,进行产品宣传及市场推广,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

这里没有门槛、没有有色眼镜,只要你有足够好的项目,你就能进入这个包容的环境,享受这里贴心的服务和最好的政策扶持。”李响说。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她依然记得当时创业的艰辛:因为资本规模小,曾被很多园区拒之门外,最后海淀创业园接纳了她。

正如李响所言,海淀创业园,给了家的温暖,也给了腾飞的助力。如今,李响所在的企业已从最初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发展到了现在的600多平方米,企业产品出口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获融资3000多万。

园区见证了我们的成长,给了我们足够的耐心与时间。”李响的话语间充满着感激,“进入海淀创业园是一种幸运。海淀创业园无论在地理位置、资源环境、资金支持、政策扶持还是项目申报上,都有着绝对的优势。由于本身能进入这个园区的企业素质就非常高,加上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给力的支持,在这里孵化的企业很容易成功。

赵新良表示:“对于创业者,只要有好的项目,即便没有钱,甚至连房租也交不起,园区也会接纳进来,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助力企业成长。归根结底,我们就是要鼓励创新创业。

2013年9月,海淀创业园为早期创业者搭建的孵化平台——创业谷正式运营,创业团队可在零成本的创业谷享受6个月的全免费服务,包括:办公场地、创业辅导、项目诊断、产业及投融资对接、工商注册等,实现创业“零成本”、孵化“全链条”。

这种定位于‘项目筛选’的集成创新型‘创业苗圃’,既可以大大降低创业者在时间、资金等方面的创业成本,也可向创业园输送优质项目进行孵化,实现创业者、创业园的‘双赢’。”赵新良说。

创新做孵化 润物细无声

创业苗圃”只是海淀创业园为创业者搭建的孵化平台之一。如今,海淀创业园秉承“针对特殊人群,培育明星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的宗旨,已发展形成“项目孵化—企业孵化—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孵化机制。

具有孵化服务功能是孵化器区别于一般写字楼的重要标志。高水平的孵化服务可以为科技创业企业提供充足的创业资源,并促进其快速成长。”赵新良说。

园区能提供较好的政府资源,比如帮助申请10万元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开办费以及其他政府资金支持;再比如,园区每年都会给一些进京落户指标,这无形中增强了公司对于尖端人才的吸引力。”说起园区的服务,李响赞不绝口,“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园区都会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比如开展创业导师辅导,通过自办、聘请专业人员、邀请成功企业家授课等多种形式,从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提供创业辅导,助推企业快速成长,促进创业者向企业家转变。

说到“转变”,张春成感受最深:“从小农意识办企业到现代管理理念的转变,是通过园区所提供的培训实现的,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国际视野。

张春成是一家从事视频和图像压缩以及存储技术开发与应用企业的负责人。如今,他们开发出来的软件能够让一张用佳能5D2拍摄的10余兆照片,压缩成仅为33K。这项技术在大数据时代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因如此,张春成的公司迅速成长,已从2013年初的不到10人发展成现在的60人,办公面积从最初的64平方米变成了现在的700平方米左右。在园区的帮助下,公司签下了6.5亿元的销售合同。

公司从研发阶段进入产业化阶段,面临的问题必然不同。园区能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张春成说,“比如园区会组织企业去外地参观考察,加强我们与同行的交流。去年,我们还参加了园区组织的总裁培训班,通过培训增加了我们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企业发展的相关知识与理念,使我们逐步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运营。此外,园区还积极推动投资商与企业的对接,让企业了解投资商所关心的财务、管理模式、融资等指标。

赵新良介绍,在为企业提供服务上,海淀创业园总结了一整套的经验,比如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关键研发设备配备、建立分子生物学公共实验室、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等方面,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条件支撑;对企业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商标等进行奖励性补贴,并协同专业的知识产权事务所提供知识产权方面的咨询、培训及管理。

海淀创业园会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帮助企业引入短缺型人才;搭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企业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举办专场招聘会,帮助企业解决应用型人才需求等等。”赵新良介绍,“同时,园区从政府资金、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三个方面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通过组织项目推介会、融资路演、创业咖啡等多种活动,为园内企业融资搭建渠道;通过与多家银行及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协助在园企业申请担保贷款;园区也会协助企业申报各级政府部门的项目资金。

2008年,海淀创业园推出“金种子”投资计划,由创业园直接进行现金投资,力求通过种子期项目的支持,带动外部资本进入,提高项目孵化成功率。李响、张春成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园区就像妈妈,我们就像即将破壳而出的小鸡,园区给了我们温暖的环境和坚实的臂膀。”已经入驻园区一年多的丰华联合公司负责人感言。他正从事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的开发,如今,他开发的安防监控系统已被园区率先试点使用,使其产品得以不断完善。

总之只要企业有需求,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反馈和帮助解决。”赵新良表示。

这里没有那种让人‘孤立无援’的感觉,园区的氛围很融洽,甚至在项目上也能相互合作,让你在创业的路上感觉不孤单。”李忠凯说。

正因如此,刚刚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回国的蒲钰,在父亲蒲忠杰的公司从海淀创业园孵化毕业并上市之后,也选择了从这里开始创业的征程。

注源源活力 积累累硕果

2013年12月22日,对于海淀创业园来说,迎来了一个新的成员,同时这也是孵化领域的一个创新之举。

这一天,由海淀创业园、联想之星创业联盟成员企业、北大校友共同创办的移动互联和互联网金融孵化器——创客总部评审通过了第一批孵化项目。创客总部旨在为移动互联网创业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专业化的产业链服务,以迅速提升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和创富能力,孵化革命性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推动我国产业升级。截至今年5月30日,创客总部共有103个项目申请入孵,通过入孵评审的已有50个。

这是当前帮扶创业、孵化企业的一种创新,”赵新良说,“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服务需要有专业背景,通过与专业人士合作共同运行孵化,优势资源共享,可以把服务做到‘心坎儿’上,而在推动企业成长成功的过程中也能做到事半功倍。

如今,创客总部致力于搭建创业者、从业者、投资人、产业链上下游机构的合作交流平台,首创了“业务对接+组合投资”协同创业孵化模式,驻场孵化与虚拟孵化相结合,基础服务套餐与菜单式增值服务项目相结合,立志成为全国最大、最专业的移动互联创意孵化器,做成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产业聚居区。

而作为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际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国家人社部认定的北京市唯一一家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海淀创业园始终秉持包容开放的理念,通过提供专业贴心的服务,创造了国内孵化器多个“之最”,已成为引领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方向的著名品牌,成为全国范围内高端创业人才最为密集的创业孵化机构。

目前,海淀创业园培育的上市企业数量稳居全国孵化器之首,先后培育出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诺思兰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上市企业,另有颖泰嘉和、邦诺存储两家企业分别被上市企业华邦药业、浙江海康并购。

海淀创业园优选、聚集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前沿技术与产品,在孵化出多家上市企业的同时,也培育出了韩庚辰、严望佳、俞孔坚等众多明星企业家。截至目前,海淀创业园已累计孵化企业800余家,其中留学人员企业占累计孵化总量的近90%,50%以上留学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海淀创业园培养了24名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推荐的“千人计划”创业人才数占北京市入选总量的1/4。在园企业已累计获得股权投资21.3亿元、各类债券融资约3.1亿元、政府资助约3.8亿元。

此外,海淀创业园还积极与国家人社部、科技部、北京市和海淀区等各级主管部门沟通,及时反映孵化器行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思路,为政府机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为顺应孵化模式创新、创新资源全球化配置和中国留学生回国潮的发展趋势,今年3月份,海淀创业园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规划,正式向“建设世界一流孵化器”的目标迈进。提出了要把海淀留创园的发展与世界新技术革命、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关村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坚持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发向,通过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和企业家,保持创新创业服务业的全球领航能力。

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海淀创业园将持续加大吸引优秀人才、优秀项目的力度;深化孵化服务;加大投资力度,深化融资服务;打造全链条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建设专业孵化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10月份,全国留创园二十周年年会将在海淀创业园召开。相信届时海淀创业园将会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