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学者聚首“重读”巴金

26.09.2016  10:32


会上为本届巴金研究青年论坛征文获奖者颁奖。韩利侠 摄



西班牙学者讲述其翻译巴金作品的过程。韩利侠 摄

  中新社石家庄9月25日电 (记者 高红超)第十二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24日至25日在河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日本、西班牙、意大利以及中国各地的80多位学者齐聚一堂,对巴金的经典作品进行“再解读”。

  巴金是中国一代文学巨匠,留下了诸多经典文学作品。“巴金的作品大家似乎很熟悉,但实际上其作品中还有很多未被完全解读的地方。”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研讨会举办的意义正在于把研究者的最新成果发布出来,实现思想上的相互碰撞。

  当日与会者除了学者,还有多位海外忠实的“巴金迷”。早在18岁时,戈雅就开始读翻译成意大利语的《》,“作为一个意大利读者,我完全被书中的故事感动了”,正在中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戈雅说,虽然她不是出生在一个古老的传统的中国家庭,但她完全能读懂巴金的思想和感情。

  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山口守曾于1979年到中国留学,从那时开始研究巴金的作品。山口守说,巴金的作品流露着国际主义思想,在国外有很多研究者研究巴金,其作品早已超越了国界。

  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欧拉利亚正在着手翻译巴金的《》,此前她已经翻译过巴金的《》、《寒夜》、《》,其中《》被她翻译成了西班牙语和加泰罗尼亚语。欧拉利亚说,巴金是中国最伟大的现代作家之一,巴金2005年去世时,西班牙的报纸报道了这一令人伤心的消息,并介绍了他的生平和著作。正因为这个契机,她决定翻译《》。

  “《》的加泰罗尼亚语译本在书店一露面就大获成功”,欧拉利亚说,广大读者在接受这部作品时所表现出的热情与激动正是她决心继续在西班牙翻译和推广巴金其它作品的重要原因。

  然而,与海外“巴金迷”们的追捧相比,巴金的作品却离中国的年轻读者越来越远。“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存光说,与时下流行的网络小说相比,纯文学确实被边缘化了。

  “巴金面临着重新走回大众的问题”,李存光认为,巴金一生提倡自由、善良和真实,写真感情、讲真话,他对理想、独立思考的坚持在当今时代仍有巨大价值,在新媒体时代,新的文化状况需要“重读巴金”。

  会议由中国作协会、巴金研究会、巴金故居、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