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治促采补平衡——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系列报道(二)

02.11.2016  14:06

  在沧州货场的一间井房里,井口被一个大箱子封得严严实实。沧州市节水办负责人介绍,这口井是2005年封存的,箱子里有监控设备,定时上传地下水位变化数据。

  沧州市是资源型缺水地区,对深层地下水的长期严重超采使市区形成漏斗区,引发了地面沉降、咸(淡)水界面下移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

  该市早在2005年就开始关停市区的自备井,目前已关停了全市总共287眼井中的273眼,每年减少深层地下水开采近2000万立方米,同时实施跨流域调用地表水。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开展以来,沧州市继续引入外地水,替代地下水开采,实现水源置换;整治沟渠、开挖坑塘,提升蓄水能力;推广喷滴灌等技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目前,深层地下水位持续回升。

  节、引、蓄、调、管五项措施综合施治,两年多来,河北省试点地区共关停机井3291眼,初步形成农业压减地下水开采能力15.2亿立方米。

  发展节水灌溉

  邢台市威县威旺千亩蔬菜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在基地的办公室里,大屏幕上显示着物联网的系统界面。隔壁的井房里,一台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机连着5个蓝色圆桶,桶上分别写着氮、磷、钾、微量元素和弱酸性肥的字样。

  威旺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于威介绍说,他们从2014年开始实施蔬菜水肥一体化项目,采用的是目前全省最先进的全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机与电脑连接,通过传感器监测每座大棚内的空气和土壤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各项数据,机器可根据需求将肥料配比,直接从母液罐注入到混合罐与灌溉水混合,然后通过滴灌管输送到蔬菜根部。

  “这套设备启用以来,浇水的效率提高了,节水效果非常明显。”于威说,目前这套设备主要用于冷棚的灌溉,一次可以灌溉21座,6小时就把126座冷棚浇完,能节水70%,一亩地节水200立方米左右,全程只用1个人。而以前没上这套设备时,浇一遍水要12个人,一星期才能浇完,一个生产周期要浇15遍水,工钱就花10万元。

  据威县农业局副书记姚宇胜介绍,开展试点以来,该县实施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1.18万亩,能够节约地下水开采220万立方米。

  两年多来,全省试点地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在无地表水替代的超采区,重点选择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园区,实施节水工程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68.8万亩,其中喷灌、微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37.4万亩,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明显提高。

  最大限度引用地表水

  “压减地下水开采,一方面要大力节约使用水资源,但还是存在供需缺口,只能用外来水补上。”河北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贺志说。

  两年多来,河北省充分利用黄河、汉江、卫河等可用地表水水源,通过改造提升位山引黄、引黄入邯和卫河引水工程,优化配置沿线河湖生态和农业用水,新增外调灌溉水量;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置换,新增地表水灌溉水量,实现地表水置换地下水灌溉面积348.9万亩。

  在邯郸市魏县野庄泵站,一旁的东风渠水源充足,两岸玉米郁郁葱葱。

  魏县水利局局长高章文说,东风渠的水来自黄河、卫河,仅野庄一处泵站就可灌溉6000亩地,这里关了26眼井,全县关停494眼。地表水浇地成本低,一亩地一次花15—30元,而地下水则需80元左右。

  “而且粮食产量也增加了很多。”野庄村支部书记封新民补充说,用地表水小麦亩产大约1200斤,而用地下水只产600—700斤。

  据魏县副县长王自林介绍,该县大力度引蓄利用黄河水、卫河水、岳城水库水,通过引蓄水工程沟通渠系,实现互联互通,发展地表水灌溉面积12.3万亩。

  “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还将加快南水北调向农村供水,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成日供水能力6万立方米的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实现置换城乡地下水2100万立方米的目标。

  留得住,用得好

  在邢台市威县老沙河西岸、张官寨村东,一塘清水波光潋滟,塘边的庄稼长势喜人,垂钓的人们时有收获。

  威县水务局副局长安书光说,这个坑塘占地280亩,原来是一片洼地,形状不规则,2014年扩容整治成现在这个样子。水从老沙河通过涵洞引过来,可以通过新铺设的田间防渗管道浇灌塘边的2151亩地。

  他说,30年来威县基本没有地表水,村里的坑塘基本干了。这一蓄水坑塘工程多引进地表水,增加蓄水量,改善了当地水环境,同时置换了农田的灌溉水源,减少地下水开采。

  塘边的告示牌上写着,将以这个坑塘为基础,规划建设5000亩水面的金沙湖,蓄水能力将达850万立方米,已列入全省水网总体规划,是河北省十大平原调蓄库之一。

  自试点开展以来,河北省建设实施蓄水工程,针对引水时间与灌溉时间不同期、调蓄能力不足、引提水工程不配套等问题,对现有河湖库渠进行清淤疏浚、扩容整治,重新恢复调蓄水功能,清淤疏浚河道7034.8公里,扩容整治坑塘874个,地表水资源调配能力明显增强。

  适水发展调结构

  “我们靠一季雨养、一季休耕的方法来减少灌溉用水。”高章文说,休耕期间每亩地补贴500元,农民可以外出打工,收入不会减少。

  魏县在调整种植模式方面,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为种植玉米、棉花、花生等秋季农作物一年一熟制,压减小麦种植面积8000亩;推广小麦春一水节水灌溉技术项目26万亩。

  河北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农业用水占全省总用水量70%以上。种植品种和技术比较传统,抗旱小麦品种普及率低,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艺节水技术尚未得到普遍使用。

  为此,河北省着力调整种植结构。在无地表水替代的严重超采区,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粮则粮,逐步减少高耗水小麦种植面积。

  据河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调研员吴济民介绍,两年多来,全省压减小麦种植面积104万亩,减少一亩小麦种植面积可以节水180立方米/年。

  同时,在小麦主产区,大力推广节水抗旱小麦品种,配套实施农机农艺、节水保墒技术,实现小麦种植节水稳产,累计推广1000万亩。

  在林业方面,河北省林业项目中心副主任鲁少波说,两年多来实施非农作物替代农作物项目24.3万亩。选用耐干旱、耐瘠薄的生态或生态经济兼用树种代替农作物,如杨树、柳树、榆树、白腊等,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减少开采地下水,修复地下水生态。造林项目第一年每亩补助1500元,从第二年起补助减半,连续补助5年,年平均节水190立方米。

  从严管控取用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管理能力较弱是其超采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方面,地下水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在总量控制、区域限制、奖惩措施等方面没有明确的法律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技术手段不完备,难以实施对地下水水位、水量的有效监控。

  对此,河北省对取用地下水从严管控。制定出台了地下水管理条例、水功能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公布了全省超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范围,明确了管理要求、奖惩措施。制定出台了地下水压采效果评估、试点工作省级考核等管理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绩效考核体系,每年组织开展对市县治理工作的专项考核,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考核结果与财政资金分配挂钩。

  同时,建立了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新增布设地下水监测站,建设地表水取水计量站点,安装地下水取水计量设施,建设非农取用水户计量监测点,为实施地下水管理提供了技术数据支撑。(李继学 丁楠 和辉 何菲 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