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财政“割肉”化解粮食爆仓难题

18.01.2016  14:58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高度重视农产品去库存、降成本,这是今年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最新提法。而去库存,主要指的是粮食去库存。

  就江苏省情况来看,前年秋收粮食仓容紧张,这一问题就已显现。去年夏收和秋收之后,仓容紧张全面出现,无论是苏中、苏北粮食主产区,还是苏南粮食主销区,粮仓全面爆满,库存达历史新高。尽管近年来该省危仓老库改造的力度很大,新增的仓容数量也很多,无奈面对的是“进多出少”的局面,新增仓容还是赶不上粮食库存增加的速度。

  江苏省粮油商品交易市场是该省最大的国有粮食交易市场,去年以 来,国家托市收购的粮食,拍卖的成交率是近年来最低的。即使拍卖成交的粮食,也有地方政府“暗中”助力:为了尽快腾出仓容、化解库存,准备新一年的收储,地方财政对粮食拍卖进行了补贴。如果没有地方财政补贴,这些粮食是拍卖不出去的。

  看起来,仓库里堆不下粮食是“甜蜜的烦恼”,实际上背后隐藏着粮食安全问题。

  那么,粮食如何去库存呢?江苏省粮食局一位专家认为,从短期来说,一个大前提是要平衡各方利益。

  从种粮农民这一方来说,必须有合理的利润才有种粮积极性,国家出台的最低收购价就是考虑了农民的收益。

  从国家和地方政府这一方来说,目前去库存的办法之一就是“割肉腾仓”。

  比如说稻谷最低收购价是每斤1.55 元收进来的,如果想顺价销售,加上储存和融资成本在内,销售价肯定要高于收购价。可是目前市场上的稻谷价格每斤不到1.5元,库存的粮食如何卖得掉?该省一些县(市)从去年秋天开始,就是以地方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粮库拍卖地方储备粮,腾出了一些仓容,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卖粮难。更高层面的政府部门不妨也参考地方的做法,“高进低出”化解库存难题。看上去这是让财政“割肉”,但毕竟受益的是市民和农民。

  但从长远角度看,如果一直“高进低出”,财政也吃不消。这就要求尽快改变粮食补贴机制。目前执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好处是售粮农民受益很直接,缺点是把价格和补贴合在一起,补贴政策直接参与了价格形成,以致扭曲了价格,造成国内外粮价相 差悬殊。

  最近,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说,将来要推进价格和补贴分开,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如果市价过低,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直接补贴农民。这就是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频频提出的目标价格改革。从去年开始,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已在江苏省和一些地方展开。在农产品去库存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尽快全面实施目标价格改革已箭在弦上,如果目标价格政策全面实施,粮食去库存才能顺利实现。

  当然,降低生产成本也是提高国内粮食价格竞争力、从而实现去库存的重要途径。目前粮食生产中存在化肥农药使用过多过滥问题,如果能通过测土配方科学使用化肥,省下的成本,其实就是种粮农民的“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