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气候公报发布 为1961年以来第6暖年

13.01.2015  13:43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2014年中国气候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气候属于正常年景。全国平均气温10.1℃,较常年偏高0.5℃,与1999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第六暖年。

  2014年,我国降水(平均降水量636毫米)接近常年(630毫米),气温偏高0.5℃,是最暖的年份之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2013年少,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轻,因灾造成死亡人数和受灾面积明显偏少,气象灾害于偏轻,气候属于正常年景。

  2014年,汛期来的早结束晚,华南前汛期开始早、雨量多;西南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量少;梅雨区降水量南多北少,江淮出现空梅;华北雨季不明显,出现空汛;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汛期南方局地暴雨洪涝多,北方伏旱重;华北、黄淮5月遭遇高温热浪,长江中下游出现凉夏;台风活动虽然较少,但登陆台风偏强,5个登陆台风登陆时平均风速达40.6米/秒,超强台风“威马逊”历史罕见。

  2014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总体偏弱,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总体较差。冬半年(1-3月,10-12月)我国中东部平均风速为1.9米/秒,较常年偏小5%,大气环境容量下降。京津冀地区与近10年同期相比,大气环境低容量日数(56天)偏多6%。10月,华北地区有效降水日数偏少50%,强通风日数偏少40%,大气环境容量比常年同期偏低10%。由于大气环境容量持续偏低,致使大气污染物不断聚集,造成霾天气多发。与此同时,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却创了历史新高。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全球极端事件多发,例如,巴西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南美洲多国遭遇严重洪涝灾害,美国东部连遭罕见暴风雪袭击,澳大利亚持续高温天气引发多起森林火灾等。

  2014年,主要粮食产区光、温、水匹配较好,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但是部分地区仍然出现了阶段性干旱、低温阴雨、高温等灾害,使得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全国年降水资源总量为59048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589亿立方米,属于正常年份。北方15省(区、市)冬季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采暖耗能较常年同期减少,减幅超过20%的有北京、河南、山东和天津。夏季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使降温耗能略有偏高,全国夏季全社会用电量为147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全国交通运营不利日数普遍在20天以上,西北中部及西藏西部和东南部、内蒙古大部、宁夏北部等地少于20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