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总书记去过的民族地区:全面小康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湘西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察看苗族村民施齐文家的猪圈。
时间: 2013年11月3日
地点: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内容: 习近平来到地处武陵山区中心地带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在低保户施成付家院子里和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座谈。从水、路、电到教育、医疗,他一一询问。习近平说,我今天来,目的很明确,就是看望湖南少数民族乡亲们。我说了,要看真正少数民族的村子,不要临时收拾,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真正了解大家的生活状况。习近平说,各级党委都很重视扶贫,还要更重视。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要使贫困地区也好起来,要有很大改变,这样全面小康才能保障实现。
内蒙古
“祝福来年风调雨顺”
2014年1月27日,在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
时间: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
地点: 内蒙古自治区
内容: 农历马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来到内蒙古,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关怀。
习近平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改善问题。他来到锡林郭勒盟81岁的牧民玛吉格家,在蒙古包中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购物方便不方便?”“家里养了多少只羊、多少匹马?”“收入怎么样?”习近平问得很细。玛吉格和家人一一作了回答,并表示这些年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书记问群众还有什么要求,老人反映当地有的牧户在用电、通行上还有些困难,习近平要求当地党委和政府作出规划,努力加以解决。一路上,习近平反复强调,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
在蒙古族的冬季那达慕活动上,总书记参加了传统的“五畜祈福”仪式,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指蘸上用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
新疆
“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工作。
时间: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
地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容: 习近平来到新疆考察,深入乡村、企业、部队、学校、派出所、清真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看望各族干部群众,慰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兵团职工。
2014年4月28日,正在新疆考察的习近平来到喀什地区疏附县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看望干部群众,走进维吾尔族村民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习近平的到来,让一家人喜出望外。喜笑颜开的主人按照维吾尔族款待贵宾的习俗,给习近平戴上一顶小花帽。习近平一一察看了起居室、厨房、牛羊圈、果园、农机具,详细了解全家生产生活情况。
习近平对阿卜都克尤木说,看到你们家生活有这个水平,我很高兴。我来看你们,就是要验证党的惠民政策有没有深入人心、是否发挥了作用。凡是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事,就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我祝愿你们在党的政策扶持下生活得更加幸福。
云南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时间: 2015年1月20日
地点: 云南
内容: 2015年1月20日上午,正在云南考察的习近平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
古生村依山傍水,有上千年历史。习近平来到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画栋,院落干净整洁,植物生机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兴。习近平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习近平和乡亲们在院子里拉起家常。他说:“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他叮嘱大家:“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
吉林
新农村建设要来个“厕所革命”
时间: 2015年7月16日
地点: 吉林
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赴吉林考察调研,把首站安排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延边州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人口215万,朝鲜族占36.4%。这里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是东北振兴、图们江开发等国家战略叠加区。16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位于海兰江畔的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按照朝鲜族习俗,习近平脱鞋走进屋里,察看主人的生活起居情况。随后,盘腿而坐同乡亲们拉起家常。习近平说,这是他第一次到朝鲜族聚居区考察调研。当得知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习近平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多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习近平指出,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