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征税款堵漏洞——秦皇岛市国、地税联手管税侧记

25.07.2014  01:34

  河北网讯(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马建敏 通讯员田润红、朱建良、李东松)7月12日,卢龙县利锁运输队的李会计到国税大厅代开了一张发票,金额是947771元,但缴纳的税款却比平时多出了1.8万元。正当他纳闷时,窗口工作人员解释说,这1.8万的税款是他们为地税代征的。目前,秦皇岛市已全面实现了到国税代开发票,代征地税税款的工作新模式。实施一个多月来,国税部门已代征地税税费3000余户次,100余万元,纳税人对这种代征模式非常欢迎,有效地堵塞了征管漏洞,增加了税收收入。

   地税监管税源难度加大

  2013年底,秦兴模板租赁有限公司收到一张地税下达的补缴税费文书,责令该公司补缴税费、滞纳金合计1500多元。带着一脸委屈,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小张到地税大厅如数补缴了税款。

  小张一再向地税人员解释,不是想故意偷逃税款,因为当时到国税部门代开发票后,由于家里有点急事,没有及时到地税局缴纳城建税等税费,后来时间一长就给忘了。以前,一些纳税人的税款都在地税部门缴纳,“营改增”后,他们在国税部门开完发票缴完税后,还要再跑到地税部门缴纳相关地方税,确实给纳税人造成了不便,也极易造成疏漏。

  因为管理衔接上的问题,“营改增”后地税机关监管税源的难度增加,很容易造成税款流失。秦皇岛市地税局征管科长武玉才粗略估算,全市营改增纳税人一年涉及的地税税费达8000余万元。如不能实现有效征管,将面临流失。为堵塞漏洞,秦皇岛市国、地税积极协调,进行信息比对,由基层人员按照疑点数据一一排查,但这个方法费时费力,效果不好。同时,比对只关注了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忽略了代开票收入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税款的流失,加大了税务机关的执法风险。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代开国税发票的纳税人,由于经营地点不固定,也为税款追缴增加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