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集团CEO李友:什么是新医改的重头戏
医改至今,已跨两轮,而新医改却陷入了深水区。
自2009年之后,中国新医改启动,虽然已经初步实现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全民医保”,医疗市场的巨大消费需求被唤醒,但自2012年新医改进入第二阶段后,公立医院改革和社会资本办医进入了改革深水区。
据本报记者统计,截止2013年9月,全国共有公立医院1.3万所,民营医院1.1万所,虽然数量相差无几,但是同期的诊疗人数方面,公立医院几乎是民营医院的9倍。
这1:1与1:9之间的落差,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他们普遍认为,表象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矛盾。
所以,公立医院改革与社会资本办医,将是新医改的重头戏。现在,方正集团与北京大学探索了一种新模式: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而它的最新成果——北大国际医院,将于今年12月5日在北京开业。
这家医院由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共同投资建设,是亚洲单体最大、中国大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医院。
方正集团CEO李友最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能够活下去的医院都是教学+科研+临床模式,中国的公立医院也一样。当医院的三种模式健全的时候,医生的收入是多源的,否则,医生的收入难免与药品挂钩。“民营医院至今无法建立教学+科研+临床体系,也很难得到医保的支持。所以他们的盈利模式较多依靠药品销售也就不足为奇了。”李友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涉及医疗改革的措施在社会中也能发了热烈的讨论,其中较受关注的包括逐步取消医院行政级别,推进事业单位改制;放宽投资准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消以药补医,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公立医院改革等;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等等。
背靠北大,2003年就布局进入医疗产业的方正集团,如今也遇到了许多执行层面的瓶颈,例如:民营资本进入医疗产业,投资布局仍然受到控制,投资够买医疗设备的时候仍需要政府批准。对此,李友表示,医院的两类资产中,一类是固定资产即房产和设备,另一类是无形资产,就是科研资源即医生和教授。“固定资产买卖受到限制,极大地影响了社会资本的投资情绪。我们呼吁相关主管单位尽快落实国家的鼓励政策,减少相应的审批环节,从而使得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除此以外,李友也呼吁为社会资本办医提供金融配套政策。民营医疗机构在税收、资产流动性等方面的壁垒仍然存在。
公开资料显示,方正集团在医疗行业的布局,主要依靠旗下的北京大学医疗集团,目前的商业模式是以医院网络为核心实现产业扩张,业务范围包括医院管理咨询、设备租赁、个人健康管理、制药、康复中心、研发等等。李友透露,筹建中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非营利性医院)已成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下设的第九家附属医院,预计于2014年底开业的这家医院,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一家单体医院,拥有1800张床位,7大重点学科,36个中心,49个学科,将会辐射周边乃至形成一个“北京大学医疗城”,而这也正是北京大学书记朱善璐视察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及其周边配套设施时当场建议的名称。
业内人士表示,公立医院改革和社会资本办医是新医改的重头戏,但目前缺乏顶层设计。如果没有实质性进展,则目前所探索的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药品定价/招标采购机制改革等措施将始终流于表象。一味“药改”而难以触及“医改”实质,令“医、药、患”矛盾难以避免并将始终困扰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