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的最后48小时
李保国生前白天忙着跑山区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晚上还要在电脑前忙着编写规划,修改学生论文。(河北日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贾恒摄
去年冬天,李保国受邀在内丘县岗底村王建敏(左一)家吃午饭。在李保国的指导下,王建敏已经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河北日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贾恒摄
4月11日,李保国生前住的小区里摆满了挽联与鲜花,这是他的学生正在整理挽联。 河北日报记者赵威摄
河北日报记者王思达 周聪聪 朱艳冰
阅读提示
4月10日凌晨4时,58岁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就在3月3日,这位被誉为“太行新愚公”的博士生导师,还在石家庄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面对面采访。
突然的噩耗震惊了爱着他的人们。
“如果知道他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我一定把他按在床上好好休息,不要四处奔波了。”亲人眼中的泪水诉说着生死永隔的悲伤。
“4月1日,邢台—南和;4月2日,邢台—前南峪;4月3日,邢台—南和;4月4日,邢台—保定……4月8日,顺平—保定……”学生手中的日程表默默无言,却详细记录着他心系农民、情洒太行的赤子之心。
“李教授啥时来俺们村指导啊?”在他离去几个小时后,手机里又传出熟悉或不熟悉的乡音,那些不知噩耗的农民兄弟,还在期盼着他的帮助。
教学、科研、下乡指导,我们想知道,总是急匆匆走在路上的您啊,是不是也无法放下这一生的牵挂?
4月8日:一天都在为科技项目奔波
4月8日上午,您从顺平赶回保定。此时,58岁的您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好好休息了。
这个春天,您照例一直在路上。本来,这次省科技厅在顺平举行的山区开发会议,有同事劝您派别人去,您却说:“不行。”因为您牵挂着山区开发的整体科技规划,也牵挂着一个个具体的科研项目。
一个多小时的山路赶回来,您来不及休息,立刻召集课题组成员开会讨论,为第二天在石家庄召开的2014—2015年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中的河北省山区苹果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河北省山区核桃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河北省山区特色杂果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3个项目的验收会作最后的准备。
讨论一直延续到饭桌上。您没有午休,下午3时讨论一结束,就自己开车,带着部分课题组成员奔赴石家庄。
以往您出差,身边总是有跟了您20年的助手、同为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的齐国辉教授,一路跟您换着开车。可这次因为工作另有需要,齐教授已经带队提前出发了,身边没有其他会开车的人。
知道您连日奔波,同事们都劝您别亲自开车了,从学校找个司机吧,您却笑答:“没事儿,跑过多少山路了,去趟石家庄算什么。”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考虑到您长期出差和下乡需要,河北农大在很早之前就要给您配专职司机,可您却婉拒了学校的好意。
“还是自己开车好,方便工作,说走就走。何况我天天上山下乡,铁打的司机也受不了。”您顾念着别人的辛苦和感受,却唯独没有考虑自己。
下午5时,一到石家庄,您立刻叮嘱课题组成员们为第二天的科技项目验收会作最后的准备,自己则见缝插针地忙活其他科研项目。
等您忙完,已经近晚上10时了。仍不放心的您一一敲开课题组成员的房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确认——“明天的签到表做好了吗?”“验收表做好了吗?”“专家投影仪准备好了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您才放心回房间休息。
您就是这样,马不停蹄,却又认真细致。您身边的同事和学生们都说“受益匪浅”,而您这样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抠出来的富民技术,至今造福着太行。
4月9日:踏着夜色返回保定,途中已安排好下一周的行程
4月9日是周六,科技项目验收会接近中午才结束。同事们返回保定,您和同为农大教师的妻子郭素萍却留了下来。你们要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参加一个有关果树节水灌溉项目的会议。您一再说“这个项目很重要”,因为它关系着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而这些,恰恰是您30多年来最关心的问题。
妻子心疼您,劝您饭后休息15分钟再出发,您却发火了:“时间提前定好了,让人家等我吗?”
会一直开到傍晚,您却舍不得在石家庄住一晚,又一次迎着朦胧夜色踏上归途。
其实原来您还想去一趟平山的李家庄,因为那里有您负责的生态观光产业规划,果园新栽的果树刚刚剪枝、浇水、覆膜。虽然前不久妻子代您去看过,但您还是有些不放心。无奈下,多年来跟您一起摸爬滚打的妻子只好劝道:“我干得虽然不如你好,但也干了这么多年了,放心吧。”
您罕见地被劝服了,同意先回保定。也许,毅力超常的您,也已经感觉到了悄悄来袭的病痛?
回程路上,您仍像平常一样,一项一项交待妻子着手安排下一周的工作。
今年春节之后,虽然开始明显憔悴,可您仍坚持下乡20多次,赤城、平山、南和、临城、行唐、岗底、前南峪……您的同事们都说,这30多年,您干了比普通人70年还多的工作。
此时,已经踏上生命最后旅程的您,仍放不下牵挂了一辈子的大山和农民。
您说,现在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很多地方找来,能坚持多去一个地方,就不能少去一个。因为,也许多去一地就能改变很多老百姓的生活。
一路上,您的手机响个不停,妻子一直在帮您接听,为您传话。这是你们这对科研伉俪在路上的常态。
此前一天和您同车去石家庄的河北农大陆秀君教授,仍清楚记着当时您接到每一个电话时的情景。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普通农民的电话:这位素昧平生的农民慕名请您推荐树苗。您询问了具体情况后,马上把一位可靠的销售商联系方式告诉了他,还耐心地嘱咐了他若干注意事项。
熟悉您的人都知道,您的手机24小时开机,通讯录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号码是普通农民的。无论何时何地,每位素不相识的农民打来电话,您都会耐心地接听解答。
4月10日凌晨:您突然走了,连一句话都没留下
从石家庄回到保定时,天已经黑了。晚上8时15分,你们才开始吃晚饭。郭老师告诉我们,“因为工作太忙,已经很久没有晚上8点以前吃过晚饭了”。
晚饭是杂豆粥、咸菜疙瘩,还摊了几张鸡蛋饼。可您吃不下,郭老师好说歹说,您才勉强吃了一张。
今年春节过后,您的饭量突然变小了。出差在外,午饭您也经常只吃半两米饭、几口咸菜。
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您的病有多严重。
因为常年高强度工作,1998年您患上了重度糖尿病。2007年,重度疲劳性冠心病又缠上了您,经北京多家权威医院诊断为血管弥漫性堵塞,已无法进行常规支架或搭桥手术,只能多休息、保守治疗。
但您闲不下来。您甚至戏言:让我干下去吧,万一有一天我严重发病,缓得过来就缓,缓不过来就算了……
因为食欲减弱,春节后短短两个月时间,您的体重下降了十多斤。大家都劝您去医院看看,您却总推托说“没时间”,还戏称饭量减小是“低能耗高效率”。
可您的学生施丽丽清楚记得,以往,虽然疾病缠身,可只要一下村,您精神显得比谁都好,走得比谁都快,但3月9日跟您到滦平示范区实地勘测那次,因为山路通不了汽车,大家只好徒步爬坡时,您曾在路边轻声叹息:“你们先走,我慢一点——爬不动了。”
那时,您是不是已经感到了难以抑制的疲累?您是不是发出了无奈的叹息?
吃完晚饭,工作电话又从您的手机上一个个拨出接入。
已经是晚上9时了,您还在电话里跟南和县“中国树莓谷”产业园负责人周岱燕沟通建设树莓采摘园的事宜——这是最近两年您投入精力最多的项目之一。
这是您生前留给世界的最后话语。
我们再也无从得知,那一夜,您在办公电脑前忙碌了多久。
4月10日凌晨2时,妻子被您不顺畅的呼吸声吵醒——您已经双眼紧闭、呼吸困难,说不出话来。
呼啸而来的急救车把您送到了最近的解放军二五二医院。人工心肺复苏、电击……8分钟、半小时、一个小时……这一次,您再也没能缓过来,没能睁眼看看心爱的小孙子,没能给家人留下一句话。
您已无法听到,多少闻知噩耗的痛哭:
太行山的百姓,舍不得您!
您已无法知晓,多少情真意切的呼唤:
7300多万燕赵儿女,舍不得您!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