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李保国】李保国与遵化寺下村和刘各庄

07.07.2016  03:37

  

寺下村李东升的果园内景

  到遵化是一个周日的下午,在遵化市林业局工作的曹淑云上车就说“带你们看看李老师走过的园子”。曹淑云是我校园艺学院89级的毕业生,毕业后一直搞林果,为人快言快语“李老师要是没走,这会就该到我们这指导生产了”。

  车在山路上颠簸了好一阵,才看见果树,与之前去过的规划整齐的园区相比,这样的园子与我们小时候常去捣乱的果园很相似,树体高达,栽植密度低。以我外行的的眼光看,下层拉枝不到位,没有看到滴灌设施。这不是一个以发展产业为目标的园区,就是一个果园。

  寺下村的果树种植大户李东升知道我们要来,早早就等在村口。到了山上他的园子,他说:“在李老师来之前,村里的苹果卖钱有限,一斤苹果才8毛钱。李老师来了之后,给我们讲理论,讲树下管理,疏花疏果,剪枝套袋,第二年苹果就卖到2块多,立马见效。每次李老师来现场授课,左近十里八村的果农就都来了,每次都得百八十人。为啥呀,都尝到了甜头了,现在每年都能有10来万的收入,要是光指着卖粮食,那不能够啊。”

  谈话间李东升说他去年在遵化市里买了一套房子,全款50多万,他一次性付清。他说这都是这些年靠着果树挣的钱,多亏了李老师的帮助。在电视上看到李老师去世的消息后觉得真是可惜,“我们都不知道,要是知道了,就算只烧两张纸,也得去送送李老师。”

  他还说“啥叫帮你啊,不是说给你多少多少钱才叫帮你,人李老师大老远过来,不朝你要钱,不吃你不喝你,就是过来给你提供技术指导,你学会了,苹果多卖了钱,那就是帮了。”

  离开李东升的苹果园,我们又来到刘各庄,这是一个核桃种植专业村。苏振东在这里当了18年的村支书,很早就和李老师有接触。我一提到李老师,他就说:“李老师上我们这,没少来呀,每年都得来个四五回。经过李老师的指导,我们村的核桃卖的时候比别的村儿都要高两毛钱,哪个生产环节都没离开李老师费心,李老师对我们村的林业发展,真是起到了指导作用。”“李老师教我们怎么剪枝、怎么拉枝,让我们少用化肥,多用有机肥,这样结出的核桃个大、好吃。我们村有个种植大户,完全按着李老师说的做,他家每年的收入都有十五六万元。”

  在我们走过的这些基地中,无论是寺下村还是刘各庄,都算是生产经营方式比较落后的,与之前印象中的富岗、绿岭不同,他们的种植模式到生产经营方式,都与李保国对产业建设的要求相去甚远。即便如此,李老师仍然尽心尽力,选择的管理技术契合当地的认识水平和生产经营条件,然他们在自己能力里范围内,实现了最大化的收益。

  看着这样的寺下村和刘各庄,我不禁想到了李老师自己常说的那句话,“时刻以善为本,寻找行善之地”。是的,他们与我的要求相去甚远,但我能帮他们过的更好,那便好。

果园内简便的除虫设施

苏振东向来刘各庄考察的客商介绍核桃管理技术

 

  作者:张玲玲 王二青 摄影:赵凌云 编辑:宣传部 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