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杰:“啃农”背后官德沦陷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是个经济发达的海岛县。在这里,有不少神通广大的官员“混迹”于普通村民,和村民一道分红,制造了一种新的“啃农”现象。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玉环县对全县的“啃农”进行了查处,发布的数据是,共有620人分红1400多万元,实际上,截至8月底,全县共有557名公职人员清退在村级分红款564万元,并全部交还给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剩余的8名公职人员因生病或家庭困难一时无法清退,已做出书面承诺一年内清退。(9月9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条新闻比较闪眼。如此“啃农”,既往不多见。但是,近年来,由于城镇化推进、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原因,村级分红在部分地区农村较为普遍,于是一些公职人员一边吃着财政工资,一边千方百计把户口迁回村里,成为村民,享受村民的福利待遇。这种违规行为,并不是谁想违就违的,这需要一定的能量或者投入,把户口迁到村里绝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般来说,这些公职人员不惜造假作假,敢于瞒天过海,基本都能心想事成。原因很复杂,比如官员“啃”的是老百姓的钱袋子,村里给官员发了这笔钱,村里搞个项目、村干部办点私事找他帮忙肯定要给面子,常常是村干部和领钱的公务员都心照不宣。
可以说,“啃农”没有村干部点头,肯定啃不成。面对村里走出去的各级官员,村干部基本没有原则,只要官员有需求,愿意把户口迁回来,村里非常配合。这里面,除了互利互惠,看不出其他说得过去的理由。玉环县的“啃农”那么普遍,已经表明村干部在大面积沦陷,他们并没有代表村民的利益,倒是个人利益压倒一切,对于“啃农”听之任之,毫无警惕之心。
无独有偶,9月9日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了湖北省阳新县一些村干部的白条吃喝现象,屡禁不止,多次治理毫无实效。有个村子每年村集体收入就是200亩田地的租金,万把块钱,但是白条吃喝账高达20万元。这账怎么还?村支书说,有钱就还,每年还10%,还一点是一点。其实,傻子才信,还点旧账,再欠新账,何年何月会还完啊?由此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村干部也是集体沦陷,他们哪里还有一点村民代表的样子?要说他们是村民自治的结果,鬼才相信。
如果村干部是村民自治选出来的当家人,有一点就务必相信,他们面对上面来的人,肯定会实事求是,村里没钱,吃不得喝不得,如果非要不空着肚子回去,那就到自家吃碗米饭吧。填饱肚子并非难事,难的是自己心里有没有为村民当家作主的服务意识,看看那些隔三差五动辄数百元的吃喝账,老百姓咋不寒心?身边有着这样胡吃海喝的村干部,村民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穷村,会鲜有“啃农”现象。但是,一旦有了发财的机会,看看那些饕餮之徒,他们不但要加倍吃喝,还会引狼入室,只要有官员想回来“啃农”,他们就会眉来眼去之际,把官员的户口迁回来,奉上村民的福利待遇,其情状,不但不自责,还会心安理得。
村官也是官。新华社记者调研发现,“啃农”不独玉环县有,全国也很普遍,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对此开展专项清查。正如玉环县委书记张加波所云,公职人员参与村级分红,其本质是与民争利的表现,违反了公职人员的廉洁从政原则,损害了群众利益,有违社会公平正义,必须予以制止。书记所言极是,玉环之外,且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村官的官德如何修补,毕竟这是杜绝“啃农”的终南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