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曹妃甸迎脱困转机 此前几乎成空城

29.07.2014  10:02
  空城诟病一直困扰着曹妃甸这座新城。   
  因此,当6月28日北京市派出了以高规格考察团赴河北商议“协同发展”后,曹妃甸这个当年为了迁移北京等地部分产业而新建的卫星城,在新的京津冀一体化浪潮下重回公众视野。多家媒体报道称,随着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率领的考察团奔赴河北,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合作方案的呼之欲出,曾陷困境的曹妃甸很可能借势翻身。   
  实际上,去年5月,曹妃甸就确立了“一二三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齐上,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央企名企外企一起抓”的招商策略。在此后一年时间,曹妃甸着力寻找并对接北京产业转移的项目。从去年10月开始,曹妃甸区派出60人的队伍摸排了整个北京城,走访了北京有可能外迁转移的400多个项目,用曹妃甸区副区长张贵宝的话说,“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截至去年年底,已有19家央企和北京企业落户曹妃甸,投资规模1446亿元。   
  京华时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曹妃甸正在重启基建,两所高校将被引入,以驻留人口、拉动商业配套。曹妃甸正在试图补齐“欠账”。这在专家看来,曹妃甸发展的A面正在向好,至于B面,京冀合作的同时,津冀合作亦事关曹妃甸未来。   
  京华时报记者王梅实习记者蒋锦桐发自唐山   
  京考察团透出利好   
  曹妃甸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的曹妃甸工业区一度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单体工地”,其不仅承载着唐山城市和产业双重转型的“蓝色之梦”,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河北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战略成败,更被视为重塑京津及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之举。   
  而在一年之前,多家媒体曾报道“曹妃甸大批在建项目停工,债台高筑,人烟稀少,几近沦为空城”,“巨额债务每日利息超千万”。外界对曹妃甸的评价,还时常引用“烂尾”一词。   
  从2003年开始基础建设,到2009年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逆势扩张,再到2013年因资金面紧张部分项目停工,10多年来,曹妃甸这个曾经的“河北省一号工程”,几经起伏。   
  直到今年6月28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率北京市高级代表团到这座新城考察,近年来饱受“唱衰”之苦的曹妃甸似乎迎来了翻身契机。   
  据了解,北京市此次派出的考察团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等7名北京市领导带队,北京市16个区县的区委书记或区长全部随行。此外,北京市27家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也全部到齐,全团总计超过80人,阵容强大。   
  河北省的对接团队同样规模空前。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等河北要员也悉数到场。   
  据了解,此次对接,北京方面与河北方面在曹妃甸共同确认,要将曹妃甸作为双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一步棋。河北省发改委日前核准了唐山至曹妃甸高速铁路项目。曹妃甸方面也表示,曹妃甸生态新城已做好了重新规划的准备。   
  北京考察团的到来,被看成曹妃甸改变现有局面的利好。   
  交通问题开始破局   
  曹妃甸为一带状沙岛,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路过此岛,因躲避风浪邂逅当地渔女曹娴儿,两情相悦。后曹娴儿为唐太宗而死,唐太宗追封其为妃,并颁旨在岛上建庙塑像纪念,赐名“曹妃殿”,曹妃甸由此得名。   
  曹妃甸全区常住人口26.87万人,下辖曹妃甸工业区、唐山湾生态城、南堡开发区以及3个镇、10个农场和2个养殖场。当地人习惯称曹妃甸工业区为曹妃甸,整个曹妃甸工业区从平台(填海前海岸线)开始,每填海造地一公里,当地人称之为“一加”。从大巴车驶下高速进入曹妃甸区开始为“零加”,一直延伸到曹妃甸最南端的矿石码头三期“十八加”。   
  曹妃甸距唐山市中心80公里,离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北京前往曹妃甸没有直达列车。大部分的动车从北京出发后,一个半小时左右到达位于唐山市丰润区的唐山北火车站,其他从北京开出的列车到唐山站则需要2到4个小时不等。从唐山北站到唐山汽车站最便捷的方式是拼车,一名乘客20元;如果选择乘坐公交车,要走上一个多小时。   
  唐山汽车站开往80公里外的曹妃甸班车最晚一班到下午6点,而曹妃甸车站到了下午5点半之后就没有了外出的班车。这意味着,晚6点之后坐火车到唐山想去曹妃甸的旅客以及下午5点半后想从曹妃甸去唐山的旅客,没有公交可以选择。虽然曹妃甸区内有4条公交路线,但公交车或者空座无人,或者久候不到,出行主要还是依靠私家车和黑车,交通不便成了当地人的一大生活困扰。   
  曹妃甸并非没有正规出租车。当地出租司机杨先生称,曹妃甸的正规出租车运行始于一年前,但总的出租车数量不是很多。“三加虽然比较繁华,可是通常只有一两辆车在跑,大家都集中在首钢所在的十一加,那里人稍微多些”。   
  曹妃甸汽车站便位于人口相对较多的十一加。这座汽车站由一排简易的彩钢板平房构成,售票窗口、候车厅为一体,加上一个超市。   
  在六加煤码头上班的电工李先生认为,交通不便一直是生活中的麻烦。“曹妃甸里有公交车,可是只有每天上午两趟、下午一趟,没赶上只能坐黑车,黑车又太贵。”   
  据一家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当初曹妃甸规划公车线路与开设时段时,曾到多家企业征求意见,“这里的企业大多包吃住,我们就想上午上班和下午下班有公交车就行,给了这个意见”。   
  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也称,如曹妃甸能够获得跟天津一样上千亿的投资,曹妃甸的交通“也不至于如此”。   
  唐山至曹妃甸的高铁项目获核准,在缓解曹妃甸公共交通困局上,启动了第一步。更利好的消息是,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正在筹划修建北京到曹妃甸的高铁,3个小时以上的车程,将变成50分钟。   
  因区域优势,曹妃甸一直以来是北京产业转移的重地。   
  2003年,经过多次论证,首钢决定迁址曹妃甸。曹妃甸开始启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以首钢搬迁为标志,曹妃甸正式启动首都功能疏解。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冲击下,刚完成基础建设不久的曹妃甸,在大举产业招商阶段迎来第一个危机。   
  2013年,曹妃甸部分项目再次因资金问题被迫停工。有媒体报道称,因唐山官方调整发展思路,优先发展临港商务区,原先作为曹妃甸工业区配套城区的曹妃甸生态城则被暂时搁置。   
  其中,被誉为“未来之城”的曹妃甸生态城最重要的基础交通设施滦曹公路的关键点——滦曹大桥(曹妃甸生态城人工河大桥),也停止施工。   
  滦曹大桥2010年开工之初由曹妃甸生态城投资集团投资,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施工合同价为5798万元,但建设中途由于资金等方面问题,工程于2011年5月停工,完工时工程投资2695万元。2014年1月,滦曹大桥重新启动,由唐山湾生态城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7月19日,在滦曹大桥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目前大桥的20个桥墩已经建成,最中间的桥墩部分开始了桥面的基础建设,大桥南面的辅桥部分也已经开工。“今年年底就能竣工通车。”现场一名工人说。   
  医院学校正在引入   
  李海(化名)是首钢京唐公司的一名职工,2009年进入曹妃甸后,和在华润电厂工作的妻子住在首钢在四海公寓的职工宿舍内。   
  李海介绍,首钢每天有往返北京与曹妃甸的通勤大巴车,“休班或者周末都可以坐大巴车回北京。”李海介绍,当初首钢搬到曹妃甸,便给北京到曹妃甸的职工发放了每天50元的上岛费。“刚来不习惯,和孩子分开,孩子爷爷奶奶带,现在慢慢也习惯了”。   
  李海认为,曹妃甸的很多生活资源目前仍然有限。   
  “这里只有曹妃甸医院一家医院,且医院的科室条件并不完善。”李海称,同事中,平时伤风感冒偶尔有人会到曹妃甸医院就诊,“可问题如果稍微严重一些,大家就都到老唐海县城(已并入曹妃甸)的医院,或者直接去唐山市区的医院看了”。   
  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规划建设、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3.8亿元的曹妃甸工人医院,位于临港商务区中山路与华安道交叉口的东北侧。   
  京华时报记者近日看到,该医院主楼已经闲置,几块旧木板遮挡着主楼一楼一面已经破碎的玻璃墙,一条两层长廊连接着主楼和东侧辅楼,长廊的一层已被施工围挡圈起,二层如果有人走动,护士才会探头张望。据了解,目前曹妃甸工人医院仅东侧体检楼正常运营对外开放。   
  与曹妃甸工人医院一街之隔、位于中山路与华安道交叉口西北侧的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目前在校学生约160人。该校有小学部和中学部,中学部目前尚未招生。除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外,三加还有区内唯一一所幼儿园——曹妃甸临港商务区第一幼儿园。   
  除此之外,曹妃甸还计划在曹妃甸生态城的科学园区引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河北联合大学两所高校。近日,规划占地1644亩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已基本建设完毕,现场施工方中铁十五局的工人雷先生称,校内的楼房基本装修完毕,“9月份学校就要搬过来了”。学校内的商铺和食堂已经在外贴出了招商广告。   
  距离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公里的河北联合大学新址工地上,货车正一辆接一辆往里运渣土。现场工人称,目前正在打桩,接下来会建项目部,“学校计划明年9月前建好”。   
  商业配套逐渐展开   
  将两所大学迁入曹妃甸生态城,考量之一可能是拉动服务业。至少当地的生意人这么看,两所大学搬迁至此,生态城的入驻师生就能达到7万人。   
  离大学城半小时路程的青龙湖商业街售楼处的工作人员便在利用这一点推销商铺,“大学生进来以后,商业街的生意肯定不错。”   
  生态城内,橙霞小区目前正在内部装修阶段,彩虹嘉园小区预计年底开盘。美和蓝湾小区已有居民入住,但据项目部留守人员介绍,入住率很低。   
  在万年丽海花城小区内,一家川菜饭馆老板称,虽然小区内已有100来户居民入住,但小区内两家大一点的餐馆和3家小餐馆生意并不好,“拿我们家来说,已经开了三年,但每年基本都亏钱,没人,就工地工人来吃,每天顶多七八桌人。”   
  餐馆老板称,生态城发展建设缓慢,人烟稀少,她也寄希望于即将到来的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说9月份学校要搬过来,希望到时候生意能好些。”   
  在曹妃甸工业区楼盘、商业最为聚集的临港商务区内,三加的蓝海会馆附近是整个三加最为繁华的地段,即使是在这个最繁华的拥有10多家餐馆和小商店的区域,在晚上八九点钟,也没有几个人。   
  “没人”是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曹妃甸发展缓慢的原因,“都是上班族,老人小孩没有几个,谁来消费?”   
  曹妃甸区委一名工作人员却很乐观,“现在好多了,起码有了常住人口,有了老人孩子。”   
  晚上七八点,在纳潮河北侧的星海广场上,是京华时报记者看到整个三加人最多的时候,到广场遛弯的人有三四百。   
  在蓝海会馆东侧,有一座“唐山百货大楼”。这座百货大楼实际上就是一层超市,“说是超市,但生活用品方面的供应并不齐全,若需进行全方位的购物,需到唐海县城。”一名当地居民称。   
  “不要在单一时间点孤立地观察曹妃甸,这里太大了,要感受其变化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里去观察,去年看到的曹妃甸和今年看到的肯定不同,变化大着呢。”上述曹妃甸区委工作人员说。   
  据知情人透露,在蓝海嘉苑一期内,目前已有四五百户住户,“二期三期相对少一些。”在昱海澜湾小区内,虽然夜里灯影并不多见,但附近的两家装修公司仍然看好其入住率。而在融科上城小区内,私家车已经停满,居民称,整个小区几乎已经住满了。   
  一些停工的项目楼盘开始复工,先前报道称已经停工的宝骏金融街项目目前一期已经建成,“二期三期工程也将陆续展开”。上述曹妃甸区委工作人员介绍。   
  有些项目仍然一片寂静。在蓝海会馆前,由唐山市博瑞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建设占地5亩的宏丰商场原计划于2013年12月投入使用,但却在今年年初停工,蓝色围挡内商场的主体楼房部分已建成,看守的一对夫妇称,不知何时能复工。   
  位于曹妃甸工业区进岛路三加区域、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曹妃甸酒店二期扩建工程已停工一年。据留守工人介绍,这个总投资2.8亿元的项目之所以停工是因为“没钱了”,目前外部主体已经建成,但内部还没有建好,公司建筑队也早已撤离。   
  相比一般生意人对曹妃甸投资热度的不明显,建行、交行、中国银行、工行和河北银行都已经在曹妃甸设点,农行已建好,但暂未开放。   
  资金营收逐步回暖   
  而对于“债务危机”,唐山市曹妃甸区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郝柏林今年曾对媒体解释称,其中有200多亿元的债务是用来填海造地的。如今,这些土地也已进入“资产变资金”的阶段。   
  2013年,曹妃甸共获得土地出让金收入81.3亿元,比2012年增加31.8亿元,涨幅达64.2%。“2013年曹妃甸的发展并没有停滞,还维持了一个适度的发展,2013年我们完成了140.61亿元的融资总额。”   
  据郝柏林介绍,曹妃甸融资的速度远低于发展与建设速度,因此资金始终处在紧张的状态下。“目前曹妃甸的债务总量为390.6亿元,按照贷款合同约定,到2024年贷款全部到期,共计产生贷款利息101.2亿元,两项合计需要还本付息491.8亿元。根据分年度资金收支测算情况,国家开发银行评估结果是,2016年曹妃甸的负债可达到平衡。”在此之前,郝柏林曾对媒体一再表示:“我们没有一笔不良资产。”   
  郝柏林称,今年,曹妃甸正在与河北融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河北融投”)洽谈,合作成立一家资本金30亿元的融资担保公司。其中河北融投出资15亿元,唐山市政府出资2亿元,曹妃甸区政府出资3亿元,再吸引民营资本10亿元,争取下半年成立。   
  据统计,2013年,曹妃甸累计完成融资140.61亿元,其中非银行信贷产品融资达49.72亿元,占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郝柏林表示,下一步曹妃甸的融资重点将是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   
  据了解,2013年,曹妃甸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70个,总投资250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额650亿元。   
  2013年5月,曹妃甸确立了“一二三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齐上,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央企名企外企一起抓”的招商策略。截至2013年年底,已有19家中央企业和北京企业落户曹妃甸,投资规模1446亿元。   
  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背景下,曹妃甸正在着力寻找北京的产业转移项目。   
  “我们组织了60人的专业队伍,分成四组,把北京可能外迁转移的产业、项目逐一走访并建立档案。通过摸排、走访400多个产业项目,我们做到心中有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曹妃甸区副区长、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贵宝称,目前有4家中关村企业在曹妃甸落地,还有10家在洽谈之中,有的合作协议已经签署。   
  “当初海清源选择入驻曹妃甸,主要就是看中了曹妃甸是新区,发展机会多,国家对它的扶持力度会很大。”唐山曹妃甸海清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福顺称,公司只要制模,以供应海水淡化公司,将海水变为淡水向北京供应,“这能够大大缓解京津地区的用水压力,我们期望百万吨海水淡化能尽快实现。”   
  目前,首钢二期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华润电力一期项目于2009年7月并网运行,二期项目的环评报告已经上报。与北京联系密切的海水淡化工程预计2019年投产。   
  6月26日,环保部网站信息显示,拟批准总投资283.36亿元的燕山石化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环评。   
  值得一提的是,早几年率先迁入曹妃甸的首钢,遭连续4年亏损的尴尬后今年开始扭亏为盈。   
  津冀合作事关未来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耀认为,曹妃甸工业区通过十年的建设,现在基础设施基本趋于完善。港口的产业项目以及首钢的一期项目已经正常运行。“现在我们会对曹妃甸的发展有疑问,是因为曹妃甸现在发展的产业是我们目前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产能过剩的一些产业。”   
  陈耀认为,钢铁、电力、石化、装备制造、医药等行业,总体上是很有发展前景的。“首钢技术比较先进,它的钢铁跟我们传统的还不一样,产品和产品的装备水平都是国内一流的。”陈耀称,曹妃甸的产业都是后期建起来的,所以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管理水平都很高。且曹妃甸的港区位置很好,发展空间很大,现在大概还有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   
  在和北京高级考察团座谈时,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将曹妃甸的优势定位为土地。“北京最发愁的问题就是拆迁,而唐山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拆迁。”整个曹妃甸工业区由填海造地而来,因此不存在居民拆迁等问题。   
  “曹妃甸本来就要依托港口发展大进大出的产业,产业也没有问题,但目前处在调整阶段。”陈耀分析,曹妃甸的发展亟须解决一些问题,由于曹妃甸整个工业区面积很大,需要吸引投资,而吸引投资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完善的城市设施配套。   
  “现在看这里人气还不够,光靠在这里上班的职工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有相应的城市配套设施,要实现‘产城融合’。”陈耀觉得,曹妃甸的发展必须和唐山老城结合起来,吸引和转移一些老城区的产业、企业和人口,使曹妃甸的人气能够兴旺起来。“过去曹妃甸的发展说的是要建设一个新唐山,这个思路不对。”   
  陈耀认为,曹妃甸目前更首要的任务是建设一个跟北京、天津和唐山老城区之间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和运输网络。“曹妃甸离北京不算太远,但现在从北京去也还要几个小时才能到,挺不方便的,这些方面需要花功夫。”   
  在一些人看来,过去10年,在环渤海地区,曹妃甸与滨海新区成了非此即彼的竞争对手。“曹妃甸跟滨海新区完全是一种发展模式,都是依托港口建设一些适合大进大出的中大型项目,所以,无论在产业发展、港口腹地,还是经济条件上,两个地区都形成了非常明显的竞争关系。”陈耀说,滨海新区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有着百年老港,而曹妃甸只是一个新区,“一个工业区或新城的发展需要上百年的历史,曹妃甸需要走的路还很多。”   
  陈耀称,未来北京的产业转移将分为多个层级,制造业主要是往唐山曹妃甸、沧州黄骅港、邯郸等地转移,而行政机构的辅助功能和教育、科研等服务机构主要往廊坊、保定地区转移。   
  “京津冀一体化的浪潮能给曹妃甸带来二次大开发的机遇,但曹妃甸不能仅仅依靠这个大环境,而需要自身做出调整。”陈耀称,未来,天津肯定是一个经济中心,因而,曹妃甸需要跟天津分工合作。“要让企业在市场中进行选择,不是说都搞化工就是搞重复建设,在它里面也可以有分工、有差异,这个肯定要继续研究”。   
  2014年2月,《关于设立曹妃甸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请示》提交至国务院。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河北高层提出京津冀自贸区的建议,建议将天津自贸区和曹妃甸自贸区,打包进京津冀自贸区中。   
  对这一提议,天津方面一直未作正面回应。此后的4月,曹妃甸递交的自贸区方案已批转至商务部等相关部委,目前正在就方案进行具体研究。   
  陈耀认为,曹妃甸在申请自贸区方面也应当和天津携手。“单独申请的话,会受到天津的挑战。”陈耀建议,曹妃甸和天津可以共同来申办,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契机,在整个渤海湾西岸能够形成一个跨省区的自贸区。陈耀认为,此举更能发挥曹妃甸的港口优势和港口资源,实现一加一大于二,而不是互相竞争,两败俱伤。“共同申报自贸区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网站转载信息只代表文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河北财政信息网观点。
韩龙调研督导审计工作
        2023年7月1审计厅
以培促学提技能 以学促干建新功
  审计署沈阳特派办 围绕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审计厅
推进审计整改落地见效
    浙江省审计厅 在金融风险情况专项审计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