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展出600余件古簪 时间跨度达5000余年

02.10.2015  23:26


古簪收藏者林伟民正在为人们讲解各式各样的古簪。 吕鹏 摄



图为展出的古簪精品。 吕鹏 摄

  中新网石家庄9月30日电 (高红超)“中国古簪精品展”30日亮相河北省图书馆。642件千姿百态的古代发簪集中在河北省图书馆展出,早至新石器时期的兽骨古簪、战国时期的铜鎏金凤头簪,晚至清代的考蓝和扁方头簪、民国时期的银模印“佛家八宝”头簪,时间跨度长达5000多年。

  据策展人介绍,该展览是近年来中国国内规模较大的以中国古代女性发簪为主题的实物展,展出的古簪全部是从河北民间收藏家林伟民收藏的2000多支古簪中精选出来的。

  古簪是中国古代女性传统饰品。“云鬓花颜金步摇”,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一诗中描述了杨贵妃头戴“金步摇”的华贵之美。“步摇”是古簪的一种,出现于夏商时期,流行于盛唐。

  现场展出的古簪最重达96克,最轻为1克,最长37厘米,最短1.5厘米。在材质上,新石器时期的古簪多为兽骨,战国时期以后材质则极大丰富起来,包括象牙、犀牛角、翡翠、玛瑙、琉璃、珊瑚、金、银、铜等材质,制作工艺也愈发精巧。

  林伟民介绍,新石器时期的发饰较为简朴,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审美特征的最初感知,最早将发簪发髻文化载入史册的便是中国岩画。到秦汉时期,妇女的发簪发型已极为考究,唐代以后,妇女发簪的花样更加繁多。

  不同的纹饰图案具有不同的吉祥内涵和寓意,使用的人群也不同。林伟民介绍,现场展出的纹有“喜鹊登枝”图案的头簪象征爱情,适用于年轻女性,纹有葫芦和蝙蝠图案的则寓意福禄,多为中老年人使用。

  “古代女子的发饰是中华文明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凝聚了民族、民间的集体智慧,留传下来的古簪,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林伟民说,目前很少有人专门去研究古簪,随着古簪实物越来越少,对中国古代发簪发型的研究显得愈发迫切。

  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0月7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