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市场任性走弱概率较大

18.03.2015  20:04

  虽然当前仍是正月,但惊蛰已过,春分将至,大地回春势头不可阻挡,各地春耕备耕工作已在陆续展开,早稻播种育秧工作也已陆续进行。同时,各级储备稻谷轮出也在紧锣密鼓中。受储备轮出影响较大的早籼稻市场供应压力将逐渐增大,虽然当前中晚稻走势稳中有涨,尤其是粳稻行情较为坚挺,预计早稻市场后期走弱的可能性较大。

   储备轮出压力增大

   储备轮出压力增大的表现主要有二:

  从轮出数量上看,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重视的不断提高,稻谷新增规模一直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今年中央提出了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要求落实新增储备任务。在稻谷储备规模继续增大的情况下,储备稻谷的年轮出量总体上也在不断增加,预计今后仍将增加。同时,上年因稻米行情不好,尤其是籼稻行情持续低迷,南方部分地区储备稻谷轮出一度受阻,储备轮出计划未能全部完成。这部分未完成的轮出计划预计将被调整至今年完成。因此,今年储备轮出的稻谷数量很可能高于上年。

  从时间上看,今年春节较往年来得晚,元宵过后已是三月上旬了。由于各地储备稻谷轮出一般在春节后进行。因此,相比较来说,今年储备稻谷轮出的时间客观较上年晚了十多天。因而轮出时间将更为紧迫。且近年来稻米行情相对较弱,越到二季度未储备稻谷轮出价格越低,竞拍越不活跃。为利于储备稻谷轮出,预计各收储公司将尽早安排储备粮轮出,储备稻谷轮出高峰也可能将更快地到来。

  由于早籼稻仍是南方地区的主要储备品种,随着轮出高峰的到来,预计将会有更多的储备早籼稻通过拍卖涌向市场,早稻市场供应压力增大预计将不可避免。

   临储稻谷轮出增大供应压力

  在储备稻谷轮出不断加快的同时,临储早籼稻轮出的供应压力也在不断增大。由于稻米市场行情趋淡,包括早籼稻在内的粮食托市收购规模持续增大。2013年收购的临储早籼稻达567万吨,2014年又收购了419万吨,合计达986万吨,占2014年早稻产量的近三成,临储早籼稻后期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化压力。

  为减轻临储稻谷的库存压力,今年1月6日-8日,国家举办稻谷专场交易会。其中,投放2013年早籼稻199.5万吨,成交68.45万吨,是2014年全年临储早籼稻成交量12.27万吨的四倍多。目前这批稻谷仍在提货中。短期如此大的临储早稻投向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对市场造成较大的压力。

  另外,农户库存早稻高于上年。截至2014年9月30日,江西、湖南等8个早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早籼稻846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123万吨。而同期早稻产量较上年仅减产12.5万吨。由此推测,农户手中早稻量较上年同期高出100多万吨。

   进口大米影响仍大

  海关数据显示,1月我国大米进口量为12.24万吨,同比减少7.73万吨,减幅为38.71%。虽然大米进口量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一月份进口大米同比降幅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受1月上旬粮食专场交易会影响。由于本次成交的稻谷数量与大米进口配额相挂钩,由此将导致这部分大米进口指标下达较晚,显然不可能在一月份发挥作用。

  而推动近年来我国大米进口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外大米价差较大,目前这一因素非但没有得到改善,国内外大米价差反而有所拉大。监测显示,3月初,泰国5%破碎率大米到我国港口的C&F价为426美元/吨,到港成本约为3139元/吨;越南5%破碎率大米到我国港口的C&F价为360美元/吨,到港成本约为2668元/吨。与我国南方销区早籼米的价差进步扩大至760~1250元/吨。这么大的价差,意味着进口大米将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将不可避免地吸引大米进口增加。同时,在暴利的驱动下,走私大米预计也将难以遏制。如果不出现大的意外,预计2015年我国大米进口量仍有可能超过上一年度。

  早籼米需求面临不足

  在早籼稻供应压力不断增大的同时,早籼米的需求却相对低迷。短期来看,由于当前已是三月中旬,南方地区已处于春暖花开的时节,后期温度将迅速回升,阴雨天气也将增多,大米需求将进入传统的淡季,早籼米需求同样将面临淡季。

  从更长的时间来看,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生态治理不断加强,使得大米工业消费与饲料消费自2012年以来出现持续下降。国家相关机构预测显示,2011/2012年度,饲料用大米消费1618万吨,大米工业消费1200万吨。至2013/2014年度,饲料用大米消费已下降至1130万吨,较2011/2012年度减少了518万吨;大米工业消费降至1080万吨,减少120万吨。2014/2015年度,饲料用大米需求或将继续下降,预计为1100万吨。大米工业消费预计有所改善,需求将回升至1200万吨。但两者需求合计仍较2011/2012年度减少518万吨。而早籼米是大米工业消费与饲料消费的主要来源。由于早籼米市场容量本就不大,在需求持续下降较多的情况下,供求矛盾或将有所加剧。

  综上所述,在供应持续增加而需求难以很快改善的情况下,预计短期早籼稻市场持续下行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