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14.12.2015  08:57

  时 间:2015年12月11日
  地 点:西直门办公区2号楼1层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熊 煌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周 军 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
      章 雄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 毛群安:
  各位媒体的朋友,今天我隆重推出我们的一位新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熊煌同志。他曾经是办公厅政策研究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最近调任宣传司的副司长。今天他将首次主持例行新闻发布会。  
  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组建以来,我们坚持每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记者给予的理解和支持。除了例行发布会之外,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政策吹风会,还有在“两会”等特殊时期的信息发布工作。我们也坚持每周的网上发布以及微博、微信的信息发布。
  今天的发布会是2015年最后一场例行发布会,所以借此机会我代表宣传司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的理解与支持。现在宣传司,我、熊煌同志和宋树立同志,我们作为发言人也保持与大家的联系,大家有采访、工作上的问题,可以随时与我们取得联系。下面交给熊煌同志,有请。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 熊煌:
  首先谢谢毛司长的盛情介绍。各位媒体记者,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是我委2015年的最后一次例行发布会,也是我担任新闻发言人后首次主持的发布会。非常高兴与大家见面,也希望今后大家多支持、多关照。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邀请到了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周军先生、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章雄先生。会前我们也播放了一个视频短片,对“行动计划”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下面首先请周军监察专员介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总体工作情况。

   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 周军:
  主持人,以及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为了贯彻和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乌镇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今年年初,在全国的医疗卫生系统组织开展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活动。总的原则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为出发点”,用三年的时间(2015-2017),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以及科技支撑等十类三十五项措施,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的就医更加便捷、更加安全、更加有效和更加明白,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行动计划”实施一年以来,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与改革各项措施同步推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发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认真落实“行动计划”提出的有关要求,取得了良好成效。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患者就诊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各地通过优化门急诊布局,设置醒目标识,保持环境清洁,为患者尽可能提供干净、整洁、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
  二是积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扩大预约比例,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全国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平均值达到32.1%,开展分时预约诊疗的医疗机构近4万家,有效分流了就诊患者。
  三是合理调整诊疗资源,推行日间手术模式,不断提升诊疗服务效率。到2015年11月底,全国有3002家医疗机构开展了日间手术,进一步缩短了患者的术前等候时间和住院时间。
  四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也是到2015年11月底,全国有1238家三级医院建立了互联互通信息库,为患者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一系列便捷服务。有660家三级医院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发布诊疗信息,利用手机APP、微信支付等方式,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排队时间。
  五是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现住院全程服务。浙江杭州市实现了市民卡的“诊间结算”,有一些在病区和护理站就开展了出院的结算工作,省去了患者大量等候时间。
  六是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进一步落实优质护理。到2015年9月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都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有1036所三级甲等医院实现了全院覆盖,占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总数的89.4%。有5207所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占全国二级医院总数90.9%。

  七是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全国有1599家三级医院、4563家二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
  八是注重人文关怀,促进社工志愿服务。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有13632家医疗机构开展了社工服务,有19195家医疗机构开展志愿者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和志愿者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九是妥善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调解一保险”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调解机制的作用日益凸显。2015年1-8月,人民调解处理医疗纠纷4.3万起,调解成功率在85%以上。医疗责任保险逐步向基层医疗机构延伸。2015年新增加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的医疗机构1万多家,为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们要一手推进改革、一手改善服务。“行动计划”有时间节点,但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没有终点。医疗质量和安全是持续改进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创新完善服务措施和理念,建立长效机制,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健康中国”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熊煌:
  谢谢周军专员。下面请章雄副主任介绍上海市推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工作情况。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 章雄:
  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总体要求,上海将“改善医疗服务”作为惠及民生的重要工程,推进医改的重要举措予以推进。主要的工作有:
  一、以信息化为支撑,改善医疗服务的体验。
  一是建立了上海市居民的健康信息网,实现38家市级医院与16个区县公立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方便医生实时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与就医信息,减少患者的重复检验和检查。
  二是建立覆盖全市38家市级医院的医疗预约服务平台,同时建立家庭医生的双向转诊预约平台。在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试点。
三是38家市级医院均开展自助挂号、“门诊一站式”付费、自助信息查询、微信导诊等服务。27家医院间实现门诊患者自助储值缴费的跨院跨行通存通用。
  二、以方便群众为宗旨,提升服务效率。
  一是28家市级医疗机构开设专病整合门诊173个,减少疑难病患者的往返奔波。年服务患者21.97万人次,63家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服务,涵盖90余个病种。
  二是面向患慢性病的签约居民,在全市推行医保慢病长处方。在65个试点社区推行延伸处方,方便慢性病患者配药。
  三是会同市医保部门开通市卫生医保联合投诉电话33976100,接听来电1万多个,核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限量配药”、“大型检查分解收费”等问题1300余个。

  三、以人文关怀为重点,创新服务模式。
  一是从2012年起上海连续四年推出“关爱患者、从细节做起”的文明服务主题活动,每年推出10条细节举措,并在全市推广。
  二是积极探索和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改善医疗服务,全市有165家单位试点开展医务社会工作,506家单位开展志愿者活动。现有医务志愿者5万余名,已为近800万人次的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四、以营造氛围为载体,发挥示范效用。
  在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挖掘上报相关新闻线索的基础上,上海开展了市民参与评选的“改善医疗服务在行动”、“改善医疗服务品牌评选活动”、“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评选”、“十佳家庭医生评选”、“医者仁心评选”等系列宣传评选活动。树立改善服务的先进典型。同时策划大型纪事纪录片《急诊室的故事》,创作大型原创沪剧《51把钥匙》,组织长征医院血透中心护理组先进事迹报告会等,采取多种形式对医患关系现状、优秀医务人员典型开展深度宣传。
  改善医疗服务的工作没有止境,与群众的就医需求和就医体验相比,我们工作上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上海将继续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要求,学习、借鉴各个兄弟省市的实践经验,继续扎实做好改善医疗服务。谢谢大家。
  熊煌:
  谢谢章雄副主任。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提出问题。按照惯例,请提问的记者先通报一下所代表的媒体。
  央视网健康频道记者:
  请问“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开展一年以来,在信息化手段推进服务方面有哪些亮点?请两位介绍一下,谢谢。

   周军:
  “信息化”也是社会上很热的一个话题,12月16号“世界互联网大会”将要在乌镇召开,可见互联网已经上升到政府层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从卫生计生领域来看,借助互联网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始终在进行并不断深化。近两年,“智慧医疗”和“移动医疗”在医疗卫生领域普及和广泛使用,有很多医疗机构借助信息化手段改进医疗服务,对流程、医疗服务模式进行创新,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也对人民群众就医观念产生了影响。通过移动支付以及微信息等平台的使用,大大提升了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了挂号、缴费、服务的效率,有效减少了患者排队的次数和等候的时间。
  总体来说,我们在信息化手段优化服务流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是预约诊疗模式在全国三级医疗机构普遍开展。上海三级医院预约诊疗比例接近76%,全国和上海基本一样,包括北京在内,口腔、产前复诊预约率基本上达到10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率约为30%。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实现预约诊疗也对我们的就医行为产生了影响。
  二是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优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有1000多家医院建立了互联互通信息库,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疗信息。为患者就诊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方便。
  三是改善服务流程。患者在病区、护理站就可以办理出入院手续,极大方便了患者就医,互联网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促进了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借助互联网技术不断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开展远程病理诊断、远程会诊等服务,让患者就近接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远程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总体来说,互联网技术在我们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下一阶段进一步推进工作的重点。

   章雄:
  改善医疗服务,信息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手段。比如上海居民健康信息网,能够做到互联互通,覆盖全市38家市级医院的医联预约服务平台等举措。今年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了改善医疗服务的三年“行动计划”,上海针对这个“行动计划”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信息化。提出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善患者的体验。具体包括,加强信息引导,要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告知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对门诊等候、预约诊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通过新媒体、微平台、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提供提示服务。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排队时间。同时要加强信息的管理,我们通过加强医院的信息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比如电子病历,建立互联互通大数据的信息库,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等服务,有条件的药房还要推行自动化设备降低用药错误。还比如提供信息查询,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方式,我们可以提供自助打印、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各种形式的查询服务。大家现在比较关心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鼓励二三级医院通过影像、心电、检验等平台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利用。
  最近大家比较关心的上海分级诊疗工作,在分级诊疗工作中同样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我们在“上海健康信息网工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综合管理平台、家庭医生工作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分级诊疗信息化框架体系,对本市实现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分级诊疗模式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我们要通过分级诊疗,引导病人患者首诊到基层,我们要给他一些你到基层就诊以后需要转诊到市级医院的优先就诊,这就需要信息化的支撑。在我们的信息化平台上,开放50%的号源优先提供给家庭医生,前50%的时段都提供给家庭医生。如果没有用足的话,剩余号源马上就会重新回到预约号池。所以信息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手段。我简单介绍到这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两个问题,第一,“全面两孩”政策放开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头宫是剖宫产的妈妈在生二胎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我国的剖宫产率大概是多少,不知道您这边有没有最新的数据?未来有什么措施来降低剖宫产率?
  第二,有私立医院的负责人提出,目前一些公立医院的规模还在扩大,多少也制约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包括购置设置的成本高,无法实现医保等问题。对此国家卫计委有什么措施来保障私立医院能够和公立医院进行公平竞争?医保的覆盖问题是否很难解决?谢谢。

   熊煌:
  关于剖宫产率偏高的问题,这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近些年,我委也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根据我国《妇幼卫生年报》的结果,2014年我国的剖宫产率为35%,与2010年的46.2%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当然这个比例还是偏高的。造成我国剖宫产率偏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剖宫产指征有所放宽,助产专业人员比较缺乏,自然分娩服务定价偏低,另外像孕妇超重的问题也非常突出,现在的出生偏重的婴儿比重比较高。接下来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高龄产妇的比例会有所增高,另外发生孕产期并发症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未来控制剖宫产率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为此,我委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加大力度,多管齐下、多措并举,进一步促进剖宫产率下降。
  一是人才的培养。去年我委已经在七个省市的八所重点医学院校启动了助产本科招生培养试点工作,同时也积极加大对于相关部门的协调,努力要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助产士的队伍。
  二是要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医疗质量是我们首先要保证的目标,所以我们将降低剖宫产率纳入了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目标管理之中,通过推进“爱婴医院”复核,加强助产技术管理等,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以保证母婴的安康。
  三是加强产科的能力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和质量管理,做好孕妇的营养咨询指导,研究推广产科的适宜技术,另外加大社会宣传和科普教育,宣传健康生育的相关知识,引导群众树立科学的生育观念,在社会营造促进自然分娩的社会氛围。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保障私立医院竞争公平性的问题。从深化医改以来,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利好政策,从医疗卫生资源规划布局、大型设备购置、土地税收价格、医保定点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进一步放宽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优化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细化的政策措施。刚才记者也提到,关于医保定点的问题,在文件中明确基本医疗保险,在确定定点医疗机构时,对公立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要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允许不同所有制性质、不同经营性质和级别的医疗机构自愿申请承担医保定点服务,开展公平竞争,这里面讲了要是自愿申请。
  另外,我委也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的范围,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管理方面要给予同等的对待。应该说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激发了社会办医的热情,促进了社会办医的快速发展。我这里有一组对比的数据,从2010年到2014年,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在全国医院总数的占比由33.8%增加到48.5%,将近增长了15%,比例还是很高的。另外,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和诊疗人次也分别由2010年占总数的11%和8.1%,增长到了2014年占总数的17%和11%。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扶持与监管并重,积极发挥社会办医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我们将继续与有关部门协调,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着力消除阻碍社会办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努力实现准入、运营和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平等,解决好“玻璃门”、“弹簧门”的问题。另外我们也要加强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医疗的监管,因为医疗服务是非常特殊的,涉及到群众的健康,所以质量监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下一步我们也要加大力度,强化医疗安全,创新和完善医疗监管的机制,真心实意地服务社会办医。谢谢。

   中国人口报社记者:
  这个问题我想请教一下上海的章主任。刚才您介绍了上海在2015年的分级诊疗有了切实的推进,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包括缓解三级医院就医的现实状态起到了积极作用。您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上海分级诊疗的工作思路和下一步的发展愿景?谢谢。

   章雄:
  根据国家分级诊疗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海也是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做法是以做实家庭医生制度为核心的路径,探索构建分级诊疗制度。
  具体做法:在做实家庭制度方面,上海从2011年起就启动了家庭医生制度试点,目前全市24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已经全部启动了家庭医生制度试点。到目前为止签约的居民,我指的常住居民,达到936万,常驻居民的42%都已经签约。今年6月,上海启动了以家庭医生制度和分级诊疗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改革,目前我们已经遴选了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试点。这一轮新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重点在于让百姓在试点中得到更多的实惠、更多的便利,这是我们这一轮新的试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提出“1+1+1”模式,居民可以选择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1家区级的医疗机构和1家市级的医疗机构打包组合。签约以后,居民可以享有健康评估、全程健康管理、长处方和延伸处方、优先获得上级医院专科资源、诊疗费用减免等一系列优惠措施。但是我们强调,我们的签约是完全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分级诊疗已经改变了普通百姓一段时间的就医习惯,改变他的就医习惯不容易。所以我们非常强调是完全自愿的,如果你不想签也可以,就是完全按照原来的就诊方式。家庭医生转诊患者优先诊疗,家庭医生对符合转诊规范的患者开具电子的转诊单,上级医疗机构就可以预先与预约专家专病门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对需要转回社区的,家庭医生予以社区的康复、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等一系列的接收这样的服务。同时上海完善了医疗的服务体系,上海有“5+3+1”的建设项目,我们在郊区新建了5家三级医院,同时在原有3家的郊区医院,通过帮助建设提升到三级医院,迁建了1家三级医院。到目前为止,在上海每个郊区县都有一所三级甲等的综合医院,我们通过医联体,通过托管、城乡对口等支援的方式,实现所有市级医院对区级中心医院支撑的全覆盖。另外,实现所有区级医院对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支撑的全覆盖,这是我们做到两个“全覆盖”。

  上海老龄化非常严重,据统计,到2014年底,60岁以上的老人占常住人口的28.8%,到2015年可能要接近30%,这个数据还是非常高的。根据上海市老龄化的趋势和疾病谱的变化,我们推进部分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今年我们已经有6家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2400张治疗床位转型为护理床位,也是不断夯实分级诊疗的工作基础。我刚才也介绍,我们推出了两个50%工程,50%专家号源,还有预约期前50%时段向家庭医生开放,并优先开放检查、床位资源,在我们的二三级医院设立专门的部门和社区进行对接。另外,我们建立了一些区域的影像、检验、心电的诊疗中心,开展以糖尿病、高血压为重点的全专科联合门诊,做实主治医师到基层定期工作的制度。根据国家委的要求,我们原来社区卫生中心必须要使用基本药物,我们在国家基本药物的基础上,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增补了一些目录。通过这些举措,不断把我们的分级诊疗工作做实。我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记者:
  有一个问题比较具体,最近雾霾天气比较受到大家的关注,政府方面接下来会不会针对雾霾设置专门门诊或者专门的诊疗机构?会不会有这样的举措,谢谢。
  周军:
  雾霾的确是这几年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国家也正在下大力气减少雾霾的发生和危害。医学方面,正在研究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对于患者,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和就诊要求,去相应的科室就诊。科室的设置是围绕着机体器官组织和功能而定。
  熊煌:
  请大家围绕今天发布会的主题继续提问。
  中国卫生杂志社记者: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一直在开展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此次又推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请问周局长,和以往开展的各项活动有什么区别?另外,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谢谢。
  周军:
  第一,“行动计划”是在继往活动和工作的基础上,聚焦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的具体措施。既是对既往工作的继承,也是一种创新。
  第二,“行动计划”内容与深化医改要求一致。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认真落实10类35条具体措施,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其中一些措施本身就是医改的内容,服务于医改大局。比如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分级诊疗要求,涉及到医药、医保和医疗三方面政策的衔接,这本身就是改革。同时,所有改革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医疗服务的提供上。我们把改善医疗服务作为医改的重要内容予以推动,这也是一个特点。

  第三,强调软件、硬件一起抓,重点抓质量、抓服务,强调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改进医疗服务,这些都与既往的工作不同,也是将互联网等新形式引入医疗服务工作之中。
  行动计划的目标就是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首要任务就是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主要有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安全就医。通过加强资源的配置,加强门急诊力量的安排,对心脑血管病,以及一些严重创伤的患者及时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抢救工作顺利的实施。加强患者安全制度的落实,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安全是根本。
  二是有效就医。要合理安排门诊,通过预约诊疗等方式,尽可能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诊疗服务。同时,要求三级医院重点加强对急性病、疑难重症的诊疗能力,并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和水平,让群众获得有效的医疗服务。
  三是便捷就医。通过信息化手段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减少排队次数,努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四是明白就医。我们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进一步规范临床行为。通过信息公开等渠道,让群众明明白白就医。

   熊煌:
  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
  借次机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卫生计生新闻宣传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也会按照毛司长刚才提出的要求,做好服务协调的工作,提高我们的服务效率。有什么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或提供的信息,可以直接与我,还有我的同事联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
首批疫苗将在美进行临床试验
  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莫德纳公司2月24日宣布,卫生厅
世卫组织认为:中国疫情顶峰已过尚未构成全球性大流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月24日表示,卫生厅
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看望慰问感染医务人员
  在抗击疫情战场上,一些医务人员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