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清拆”促农村面貌“大变样”
邯郸县河沙镇裴庄村村民在街道旁的竹亭下聊家常。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村民用一个个小发明、小创造诠释着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有7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焕然一新,增添了情趣。 |
近日,香河县蒋辛屯镇招聘的清洁公司工作人员(右)向村民发放清洁车。该镇将环卫保洁、垃圾清运等业务推向市场,打造环境整洁的“美丽乡村”。 |
今年年内,我省所有村庄将基本清除垃圾杂物,拆除残垣断壁、违章建筑,人居环境将得到较大改善。日前,省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在全省农村开展“两改一清一拆”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透露出这一消息。
“两改一清一拆”即改造城中村和永久保留村,改造危旧住宅和旧厂房,清垃圾杂物和残垣断壁,拆违章建筑。《意见》明确提出,全省农村要在年内开展这一行动。这是一场改善乡村面貌的歼灭战,也是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步。
“两改一清一拆”年底前总结验收
“两改一清一拆”行动即改造城中村和永久保留村,改造危旧住宅和旧厂房,清垃圾杂物和残垣断壁,拆违章建筑。
《意见》明确提出行动的时间表:2016年4月宣传发动、5月到6月重点推进、7月到11月全面推进、年底前总结验收。因此,集中在后三个季度展开的“两改一清一拆”成为今年必须完成的一项硬任务。
“我国于去年底提出要在5年内完成90%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并对省(市、区)进行验收。我省提出,力争到2017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90%。”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解释,一系列既定指标任务倒逼我省必须在年内实施这一行动。
业内人士认为,该项行动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步。据了解,为建设美丽乡村,我省提出12个专项行动,“两改一清一拆”行动就是其中之一。
“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以来,全省上下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从全省整体上看,仍有不少村庄存在垃圾乱倒、柴草乱堆、房屋乱建现象,遗留着大量残垣断壁、破旧房屋,严重影响村容村貌整洁和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省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组相关负责人认为,“两改一清一拆”行动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吸引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吸引游客到农村旅游,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意见》用五个“有利于”概括该项行动的重要意义,包括有利于农村实现净化、绿化、美化,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有利于广大农民养成更加良好生活习惯,有利于腾出更多的发展建设空间。
明确多重利好,《意见》还针对我省全部村庄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制定了不同的目标。
针对全部村庄,《意见》提出,到今年底,长期积存的垃圾得到彻底清理,坑塘河道得到有效治理,危旧住宅得到除险加固,残垣断壁、违章建筑基本得到拆除。农具、柴草及杂物等堆放整齐,道路畅通、干净,庭院整洁、卫生,村庄闲置院落、空地按规划进行综合利用。村庄的净化、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
针对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意见》提出,2016年省定重点村要率先高标准完成“两改一清一拆”任务。其他村庄要不等不靠,积极行动,按时完成清杂物、庭院和残垣断壁及拆除违章建筑任务。2015年以前的省定重点村,要认真组织“回头看”,对照“两改一清一拆”的新要求进行补课,健全长效机制,确保环境卫生不反弹。
七大重点任务描绘“路线图”
“两改一清一拆”行动的“路线图”也通过《意见》提出的七方面重点任务得以明确。
这七大重点任务除了“两改一清一拆”所包含的主要四项任务,还有垃圾处理、综合利用和长效机制等其他三方面任务。
改造永久保留村和改造危旧住宅的“两改”,被列为重点任务前两项。
就改造永久保留村,《意见》提出,要根据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按照“修旧为主、建新为辅,保留乡村风情、改造提升品位”的要求,对规划永久保留村庄进行就地改造,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因地制宜推进民居改造、安全饮水、污水治理等12个专项行动,把具备条件的永久保留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
而改造危旧住宅则要按照国家和省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支持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对危房进行改造,切实解决困难农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对旧住宅实行多种形式的改造。
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说:“我省已明确从今年起每年建设4000个美丽乡村,到2020年,建成2万个美丽乡村。这2万个美丽乡村就是具备条件的永久保留村。”
针对清垃圾杂物、庭院和残垣断壁,《意见》也做出了具体部署。
其中,清垃圾杂物就是要对村庄内外、道路两侧、景区周边、城乡接合部积存的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对坑塘河道进行全面整治,消灭环境卫生盲区和死角。对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进行整治,对长期不用的杂物要引导农民进行合理处置,科学安排农具、柴草及杂物的堆放地点,既整齐美观,又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清庭院就是针对庭院的各种杂物,有用的尽量放置在配房中,放在院内的要科学堆放、整齐美观,长期不用的要引导农民进行合理处置。
清残垣断壁和路障要强力推进“空心村”治理,对废弃不用、濒临倒塌、有碍观瞻的房屋院落及村外厂房、畜禽舍等进行拆除,对可利用的进行维护整修、开发利用。对影响道路通行的障碍物进行清除,整修路面,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清垃圾杂物、庭院和残垣断壁不仅能极大改善农村面貌,培养农民整洁的生活习惯,还能腾出大量的闲置空间,为后续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条件。”业内人士认为,借鉴先进省份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空间整理是一项不能逾越的基础性工作。
对于拆除违章建筑,《意见》提出,要对有碍村庄观瞻、私搭乱建、违法占地的房屋、厂房、棚舍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拆除。同时要严格依法依规审批宅基地,防止村庄规模盲目外延,杜绝私占、乱占宅基地的现象,保持整治效果。
清理和拆除后腾出的空间如何开发利用?
《意见》专门就综合利用进行部署,提出了系列办法措施。比如对空闲宅基地可以种树、种花、种蔬菜,形成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等微田园。对有历史、有特色、承载着乡愁符号的老房子、祠堂、石碾石磨等要打造成民俗馆、纪念馆。对闲置房屋可通过建立农宅合作社,发展农家乐、乡村酒店、手工业等致富项目。
“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加入新鲜创意,才能将绿色资源变成财富。”业内人士说。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还就农村垃圾处理和建立长效机制两大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
就农村垃圾处理,《意见》提出,对清理出来的垃圾要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科学进行处理。可回收垃圾进行回收利用,易降解的垃圾进行沤肥或进沼气池处理后返田,建筑垃圾、灰渣等进行铺路填坑、就地掩埋或加工新型建材等,有毒有害垃圾按照有害物品收集处理的规定进行集中处置,其他垃圾纳入当地垃圾处理系统,通过填埋(填埋场应具有防渗、覆盖和压实等措施)、焚烧发电(应符合环保要求)等方式进行处理。
“农村垃圾处理一直是‘老大难’。”省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组相关负责人说,对于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具体处理方式,仍需各地因地制宜确定适合本地域特点的治理方式。
据了解,根据村庄到县(市)垃圾处理场的距离,我省已提出三类指导性垃圾治理模式,比如在县(市)垃圾处理场一定范围内的村庄,主要推行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距离县(市)垃圾场较远的,主要采取区域集中处理模式,由镇(乡)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的简易垃圾处理场,一定区域内进行适当集中处理;个别偏远村庄采取分散处理模式,就地进行堆肥和填埋处理。
考核权重提升至20%
为顺利实施“两改一清一拆”行动,《意见》还从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完善配套政策、强化督导考核、营造浓厚氛围等方面制定了一揽子保障措施。
为明确责任,《意见》一方面提出,市县乡村各级都要制定“两改一清一拆”行动实施方案,摸清工作任务底数和资金需求,把每项任务都细化分解到部门和责任人。另一方面还提出,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是一线攻坚力量,要带领群众积极投身“两改一清一拆”行动,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
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主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意见》提出新增资金和整合资金两个办法。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省里从融资平台安排2亿元资金用于清杂物、庭院和残垣断壁及拆除违章建筑工作,市县都要安排专项资金或融资平台资金用于推动工作,并因地制宜制定奖补标准,对村庄、农户进行奖补。
二是充分整合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绿化补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资金集中用于“两改一清一拆”。对于开展空闲宅基地和房前屋后绿化的农户,村集体可统一提供苗木、菜种。把房屋和宅基地交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的农户,可根据当地标准,给予适当补贴。与村外耕地相连,符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成方连片的宅基地复垦成农用地后,可利用增减挂钩指标置换收益并全部返还户主。
业内人士认为,有了省市县三级专项资金兜底,再加上整合“散”钱,今年“两改一清一拆”行动有了较为充分的资金保障。
为奖励先进,《意见》还提出,对完成清杂物、庭院和残垣断壁及拆除违章建筑任务的村庄,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扶持产业发展,并作为今后列入省定重点村的必要条件。
“年底,省里将对各地清杂物、庭院和残垣断壁及拆除违章建筑工作成效进行考核验收,对各市、县(市、区)进行排队并通报,得分占2016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县(市、区)考核分值的20%。”《意见》提出,“每月进行一次专项督导,结果在全省通报,对工作不落实、未能完成工作的给予批评,情节严重的,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各市县要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督导的基础上,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强化社会监督。”
“前几年,省里对清杂物、庭院和残垣断壁及拆除违章建筑工作的考核比例仅占美丽乡村建设县(市、区)考核分值的6%,此番提升至20%,足见该项行动的分量。”省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组相关负责人认为,高权重的考核有助于在全省迅速掀起“两改一清一拆”行动的高潮,保障年底如期达标。□本报记者 王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