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揭秘北京"假官"之后,还会有人上当吗?

02.07.2014  16:43

    6月23日,59岁的董宪伟被北京市密云县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从1998年至今的十多年间,董宪伟冒充部队“大校”,以帮助上军校、转业安置、当公务员等为由诈骗数十人共计400余万元,诈骗金额巨大,而且行骗十多年无人怀疑。纵观各类假官诈骗案件,从地方小官到首都高官,从中国军官到联合国官员,骗子们“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他们带着自创的“官员头衔”深入各行各业,将其“权力”发挥到极致。(7月2日《检察日报》)

    冒充北京官员,骗钱骗色,甚至出现行骗十多年无人怀疑的“奇迹”,让人惊叹骗子的骗术之高明,然而,一个北京“假官”,凭什么能够骗得那么顺利?在我看来,恰恰是因为有那么多“帮凶”,才“成就”了北京“假官”的“非凡业绩”。

    据了解,北京“假官”多喜欢冒充军官,冒充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副职领导或其亲属。因为这很唬住人,道理易常简单,我国“官员”具有“隐蔽性”,官员信息不明了,根本就查不到,骗子说什么官就是什么官了。如果官员的信息完全公开透明,上网一查,就知道眼前的“官员”是真官还是假官,“假官”还能生存下去吗?因此,官员信息公开不彻底是北京“假官”的第一个“帮凶”。

    北京“假官”行骗,假章假证为必需品。现在对于假章假证打击力度不够,骗子想要什么就能够买到什么。配齐行骗的道具一点都不难,这是北京“假官”的第二个“帮凶”。

    北京“假官”行骗,没有“中间人”牵线搭桥是无法赢得别人信任的。这一点,北京“假官”是清楚的,因此,他们也总要想方设法找到“中间人”。毫无疑问,“中间人”在整个行骗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当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中间人”,多数“中间人”为地方官员或地方名人,他们的话自然让人相信,自然,充当“中间人”,北京“假官”是会给予厚礼相待的。可以说,“中间人”是北京“假官”的第三个“帮凶”。

    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北京“假官”之所以骗得如鱼得水,与被害人贪图便宜,过分相信官员的能力,以及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走捷径是有关联的。如果受害人不是私欲泛滥,北京“假官”再高明的骗术,也没有什么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何尝不是北京“假官”的第四个“帮凶”。

    没有骗子能够随随便便就能够“行骗成功”,能够骗到钱骗到色,也必有其因,为此,我们不必对骗子的骗术嗤之以鼻,相反,我们更应该从揭秘北京“假官”中反思制度的漏洞,从中找到对策,堵补漏洞,从此让“假官”再无用武之地。否则,即便是经常性地揭秘北京“假官”,恐怕也是无济于事的。骗子只有骗不到任何人了,才会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