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空间
——我市加快土地流转,激发土地规模效益
本报记者 侯天仪
扩大流转,激活土地这一农民最大的资产,成为我市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一大突破口。一方面,我市继续扩大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为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前期支持。
合作社成流转载体
最近几年,栾城区张辛庄村的“乡乡香”农机服务合作社,成为周边农民土地流转的主要载体。该合作社理事长张立杰介绍,合作社投资购进了小米、玉米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实现农作物“从种到收”的机械化作业。
有了便捷的机械化操作,周边200余户农民将自己土地流转到合作社,成为社员后“农忙时节也不忙”了。张立杰表示,“按照农户的具体需求,合作社分为土地包产、半托、全托三种经营模式,受到老百姓的欢迎。”
靠着合作社的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乡乡香”农机服务合作社的带地入社成员,较一般农户增收20%。依靠数量众多的合作社流转土地,去年栾城区完成土地流转率28%,计划今年流转率超过33%,覆盖全区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栾城区农财局局长周建钢介绍,该区以合作社为流转的村级平台、农经站为乡级服务网络,实现留在土地耕作的农民越来越少,土地的利用率逐步提高。
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后,农民不仅有了租金收益,还摇身变成了“产业工人”。“我家的耕地都流转到了旭海蔬菜生态园,每亩地每年给俺‘双900斤’的收入,还能在这里上班挣工资。”赵县梨村的王春平高兴地说。
作为土地流转的主体,我市广大农民群众看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实惠,专业化的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也越来越受农民的认可。
网络上搭建“鹊桥”
我市还打破区域限制,通过互联网高效手段,引入外来的土地信息综合服务商作为补充,实现土地流转在全市范围内的有效整合。
土流网是一家专门从事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主要通过整合土地租赁双方的诉求进行对接。一个月前,这家网站在石家庄设立了土地流转中心。
虽然运营时间不长,但是总经理高九帅说,市场对于土地流转的需求还是很大的。“租赁方靠自己找地的时间、精力成本很高,网站能根据他的区位要求、面积需要,足不出户就能进行针对性实时查找。”目前,这个流转中心主要通过线上发布信息、挂牌,线下持分析报告察看土地、促进交易达成。
土流网最大特点是“跨区域”整合,让分属不同地界的土地能够连方成片。高九帅表示,“本地租赁方如果想扩大范围到外地,跟外县、外镇打交道心里没底,我们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和优化,让土地流转打破地域界限。”
目前,这家互联网公司在运营中也遇到一些现实困难。据整理信息的客服人员介绍,目前在网上填报信息的老乡热情虽说高,但上传数据基本是一亩、两亩的零散地,对于想开办合作社、农业公司的用户来说,数量太小太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目前,对于土流网来说,业务量还很小,网站还在尽量整合信息,等待大面积确权工作完成。毕竟,只有农民将确权证拿到手,才能确保后续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药、种子业务的跟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才能发挥作用。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