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英雄谱:抗战摄影第一人——沙飞
在中国抗战史上和中国摄影史上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他拍摄了鲁迅先生最后一张照片,他与白求恩结下特殊友情,他的一组照片将军与幼儿,曾经感动了全世界,他就是抗战摄影第一人——沙飞,在石家庄这片革命的土地上,沙飞用相机记录抗战岁月中大量珍贵的历史瞬间,用镜头镌刻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浴血抗战的壮丽史诗。
在河北省英烈英雄纪念园,这里伫立着一座沙飞的雕塑,在雕塑的不远处就是沙飞摄影艺术陈列馆,这里展览了沙飞生前拍摄的数百幅照片,看着这些记录抗战的珍贵照片,我们仿佛又回到那个山河破碎铁血如歌的岁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震惊全国,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正在广西桂林举办摄影展的沙飞在广西日报发表了他的抗战宣言,摄影与救亡。随后25岁的沙飞毅然奔赴华北战场。1937年9月中旬,沙飞乘火车途经石家庄遭敌机轰炸,他拍摄了躺在铁路旁流血的东北军伤员,从此沙飞的生命揭开了新的一页,也和石家庄这座革命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8年6月,白求恩率医疗队从延安到达晋察冀,沙飞用相机将白求恩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形象永远留存了下来,也在拍摄中与白求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40年8月,八路军发起大规模破袭战,即百团大战。作为随军摄影记者,沙飞跟着杨成武的部队过滹沱河去井陉煤矿,在这里拍摄了我军攻克井陉煤矿的多幅照片。就在百团大战期间,在井陉洪河漕村,沙飞拍摄了“将军救孤”的历史瞬间,为中日友好留下千古佳话。
1942年7月7日,《晋察冀画报》创刊号在平山县碾盘沟村出版,晋察冀画报社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在军事新闻摄影上的主要媒体,也是中国革命摄影的摇篮,而主办晋察冀画报的,就是被聂荣臻司令员任命的我军第一个专职摄影记者沙飞。
在石家庄这片抗战热土上,沙飞把镜头更多的投向了最广大的抗日军民,这张著名的照片珍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当年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真实写照,照片中的男青年就是平山县南庄村的村民刘汉兴。
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凸显了石家庄军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风貌,成为石家庄人民珍藏的宝贵财富,沙飞和他的摄影作品,也永远留在了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