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大机遇”最大化
把“最大机遇”最大化
——我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综述(上)
目标已经明确,脚步更加铿锵!
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明了我省未来发展的走向。
全会指出,“十三五”是河北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而在众多机遇中,全会着重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省面临的最大机遇”。专家指出,“十三五”时期我省的重要机遇、主要优势集中体现在协同发展上,核心战略、关键举措突出体现在协同发展上,工作目标、发展成效也主要反映在协同发展上。抓住了协同发展这一工作主基调,就把握住了河北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和大格局。
最大机遇面前,产业协同发展率先突破早已经是紧锣密鼓,风生水起。
补短板,强筋骨
廊坊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曾经是一片沉寂的土地,现在是京津机器人企业的一个“大本营”。目前,园区落户企业的投资规模接近4亿元,涉及医疗服务机器人、建筑安装机器人、无人机机器人等项目。另外还有14家机器人领域企业签约入驻,其中包括2家国内高校校办研发企业,总签约额近50亿元。
一边是京津地区需要外迁、外扩的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一边是拥有区位优势和高效资本干预的孵化基地,他们在技术上可以共克难关、在产品上可以互通有无、在资本上可以融通运营,形成了特有的“共生模式”,并进一步形成产业集聚的“磁力”效应。“我们已有的是区位优势,正在打造的是服务优势,下一步挖掘的是产业优势,随着各种优势的不断壮大,机器人产业园区的规模和实力也必将不断壮大。”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园区一期形成的产业基础,二期以机器人系统集成为主,助力机器人成长型企业快速发展。
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支撑。我省是装备制造业大省,装备制造业已经是我省重要支柱产业,而工业机器人恰恰是我们的“短板”。我们的产业、产品还有不少处于中低端,在智能制造领域,我省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低,制造执行系统(MES)应用企业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同时缺乏智能制造知名企业和核心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步伐不快。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省份的智能制造研发应用相比,河北智造发展规模、速度、质量仍有待提升。
按照规划,我省将开展智能工厂(车间)示范工程,力争到2020年,建成1500个智能工厂(车间),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2%,培育一批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京津相关企业落户河北,无疑是我省智能制造加速发展的“及时雨”和“推进器”。
今年以来,中关村·张家口(张北)云计算产业园、沧州渤海新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威县·顺义产业园等一批产业对接项目扎根河北,成为推动我省产业升级的强劲力量。(下转第三版)
省工信厅厅长邹平说,我省将加速推进唐山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张承地区等战略功能区建设,与京津协同发展汽车、装备、医药等优势产业链,打造一批产业集聚和转移承接示范园区。借力协同发展,完善延伸优势产业链条,重点打造13个协同发展示范园区和40个承接转移平台,进一步优化省内产业分工和空间布局。改造提升钢铁、石化、装备、汽车、建材等优势产业,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补齐产业协同发展短板。
调结构,增速度
4月3日,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在沧州经济开发区破土开工。该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将于2016年底建成,年生产能力整车30万辆、发动机20万台,预计年销售收入360亿元、税收45亿元。 这是北京现代首次在京外地区投资建设集绿色、品质、智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汽车制造工厂,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我省引进落地的最高质量、最大体量、最上档次的产业协同项目。这一项目就如同一个“支点”,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将是巨大的。
纷至沓来的类似北京现代第四工厂这样体量大、质量高、拉动作用强的京津项目,正成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助推器。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整体搬迁邯郸的工作已经启动;首钢京唐二期、曹妃甸石化产业基地一期、曹妃甸海水淡化进京工程、河北三元乳制品生产基地、天津天士力集团中医药、张北大数据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北京通用航空集团与我省合作事项、北京首农集团三元乳业公司婴幼儿配方乳粉项目、河北圣禾化工有限公司京津冀农药化工产业基地、辛集位伯工业区光电一体化产业园、河北欧佰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真空泵制动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等重点项目建设正在加速推进中。
邹平说,打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解决我省工业存在的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低、产品附加值低“三低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改造提升我省装备制造、钢铁、石化、建材、食品、纺织服装、医药产业等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大数据为重点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
添绿色,保生态
7月25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6省区市在唐山正式启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以协同开发尾矿、钢渣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废塑料、废钢铁、废纸等再生资源为重点,探索建立区域间协调发展新模式,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向规模化、高值化、集约化发展。根据行动计划,6省区市将力争到2017年实现以下目标:年消纳工业固体废物4亿吨,加工利用再生资源2000万吨,总产值达到2200亿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万吨,减少细颗粒物排放2000吨,减少化学需氧量7000吨,节水7000万立方米,减排氨氮及其他水体污染物3000吨,减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植被破坏和土地占用5万亩。
建设经济强省,首先要建设工业强省;建设美丽河北,离不开工业绿色发展。邹平说,我省要在协同发展大背景之下,全力打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深入做好压减水泥、平板玻璃过剩产能的转产、违规处置、设备拆除等后续工作。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手段,引导企业主动退出过剩行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这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走出一条加快发展与改善生态双赢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