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领导干部能力如何?尽没尽责如何考核?承德市委从2014年7月份开始,对全市8县3区领导班子成员实行1+3+N的考核办法,使干部考核由“定性”向“量化”转变。
临近年底,承德县常务副县长王贺民忙得常常忘了周末休息,他说,自己分管的财政收入、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工作面儿比较宽,年终考核马上就到,想着压力小点儿都难。
王贺民:这一段时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处于一个冲刺的阶段。
王贺民说,这种紧张还来自于兄弟县市,年底一到,上级党委的工作考核马上就来,除了争分夺秒加快工作进度,还要时不时看一下其它县区走到了哪一步。
王贺民所说的考核是承德市从今年开始实行的1+3+N的考评办法。承德市委组织部考评科科长王占平告诉记者,在创新发展、绿色崛起的背景下,如何把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引导到做基础、利长远、做实事上,承德市委从年初开始研究制定新的干部考评办法。今年7月,1+3+N的考评办法正式印发,开始实行。
王占平:1呢就是《关于创新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3呢就是我们把我们的考核对象市管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划分为三大类,县区高新区是一类,一个考核办法;市直各单位为一类,一个考核办法;N呢指的是个性化考核实施细则。
干部考评历来就有,新的考评办法新意何在呢?王占平说,新就新在这个办法基本摒弃了历来沿用的干部考评中的“定性”办法,改为“量化”考评。
王占平:突出了定量,减低了定性。能够量化的,要用量化来体现考核结果。
记者:定性就相对宽泛、模糊一些?
王占平:比如说,好啊、优秀啊、较好啊、一般、较差等,它带有着参与考核者的主观因素在里面。
承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险峰说,考核干部的目的在于激发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奋发有为的工作积极性,而为了体现考核的严肃性,考核结果还与领导干部的个人前途息息相关。
赵险峰:干好了就有好成绩,干不好就会减分,排得靠后,一年县区总排队,排在最后一位的那就进行黄牌儿警告,如果你两年排在末位,就实行淘汰了,主要领导就要调整。(河北电台记者孙伟、承德电台记者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