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楼辣评】“扶人案”讹诈处罚率为零,咋回事?
近年来,扶人被讹以及肇事者冒充好心人的事件屡屡发生,成为媒体热点。这极大消耗了社会的诚信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深圳大学规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应飞虎是个有心人,他做的一个小小的统计,它对截至今年10月前的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进行了分析。案例中80%左右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其中冒充好人的撞人者32例,诬陷扶人者84例。而最近两年,随着探头等设备的普及,真相查明率已超过九成。这意味着,恩将仇报或冒充好人,大都能通过各种方式查明真相。
在这个前提下,法律必须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和冒充好心人的肇事者作出反应,这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但上述84起被扶者恩将仇报的案例中,仅有1例受到了拘留的处罚,但因违法人员已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在32起肇事者冒充好人的案件中,有对肇事行为进行处罚,但没有对冒充好人的行为进行处罚,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和冒充好心人的肇事者处罚率基本为零。 本台评论员建楼对此事发表了评论。
【音频提要】
这位教授的统计并不复杂,但很有意义!我觉着他的统计中有两个数据是值得关注的:一是真相查明率在90%以上!也就是说,还有10%是查不清真相、说不清责任的!二是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和冒充好心人的肇事者处罚率基本为零。
咱们暂且不管那10%查不清真相的事例,就说这个“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和冒充好心人的肇事者处罚率基本为零”——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据!因为人们对恶行得不到惩治的愤怒是不分年龄的,因为他的恶行对人们造成的伤害、对道德造成的伤害跟实施恶行者的年龄没关系。如果这样的行为得不到惩治,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两种局面:一是做好事的时候开始犹豫;二是对老年人这个群体污名化。那么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那10%查不清真相的扶人事件,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倾向于“受到讹诈”、“肯定是做好事做好人没好报”…… 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中,有84例是恩将仇报的,占到了56%以上啊……
再不动用法律武器、再这样和稀泥,真的不行了!
年龄大,不能拘留,没关系。可以罚款啊。不交罚款,也没关系,纳入社会诚信体系,让大家都知道知道,多防着点,反正“不能不了了之”!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