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艺精品讲好石家庄故事
打造文艺精品讲好石家庄故事
——从六剧目首都热演看我市精品创作
市河北梆子剧团创排的环保题材剧目《百合岭》。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少华先生与赵玉华合影留念。
我市民营剧团创排的大型廉政剧目晋剧《直隶巡抚于成龙》。
国家级非遗评剧传承基地学员刻苦训练。
市歌舞团惊艳世园会
本报讯 5月18日,绿树鲜花掩映中的唐山南湖公园市民广场,洋溢着一派热烈、喜庆的气氛,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石家庄文艺专场演出在这里隆重举行。
随着《中华全家福》欢快的音乐声,拉开了整个演出的序幕。观众们被悠扬的音乐声吸引,从四面八方逐渐向舞台中心聚拢。石家庄市歌舞团的年轻演员在舞台上激情演绎着燕赵大地悠久的历史,唐山民歌《绣灯笼》改编的舞蹈获得观众阵阵喝彩。演出结束后,观众迟迟未散去,有的观众还询问什么时候还能看到这样高规格的演出。主办方表示,我市的文艺演出是自演出以来,除开幕式观众最多、最热烈的一场。
□本报记者 刘迪
目前,“同心筑梦·美丽河北”河北省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活动在北京进行得如火如荼。从6月至8月,我省有14部优秀剧目陆续亮相首都舞台。令人兴奋的是,我市有6部精品剧目大比例入围此次展演活动,它们分别是京剧荀派名剧《勘玉钏》,平山县创排的《子弟兵的母亲》,讲述石家庄名人安娥故事的评剧《安娥》,晋剧《直隶巡抚于成龙》,儿童剧《小兵张嘎》,以及环保题材河北梆子现代剧《百合岭》。
这一部部观照现实的精品剧目,一场场启迪思想的精彩演出,充分反映了我市近年来努力打造戏剧精品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我市艺术事业的实力和水平。
佳作接连登场
精品竞相亮相
6月30日,委婉、悠扬的旋律回荡在北京市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由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创排的《安娥》甫一亮相,其表现出来的高艺术水准便赢得了北京戏迷、专家们的一致认可。谢幕时,全场观众激动不已,跟着音乐的旋律打起了拍子,叫好声此起彼伏,一饱眼福、耳福的人们纷纷表示:“这出戏真好看!”
这是我市艺术精品演出的一个剪影。
近年来,我市持续实施精品战略,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完成了《安娥》《宋庆龄与新中国》《百合岭》《奚啸伯》《名相李德裕》等一批重点剧目的创排工作,收获了不俗的战绩。其中,《百合岭》入选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5年8月8日进行了首演;《奚啸伯》入选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目前正在紧张排练;取材于我市历史名人故事创排的丝弦剧《名相李德裕》,参加河北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展演受到好评;评剧《安娥》先后参加了第十届河北省戏剧节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演、文化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和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赢得广泛赞誉。
尊重创作规律
打磨精品力作
坚定信念,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我市文艺作品的创作质量、数量以及创作队伍在河北省各地市中名列前茅,始终处于第一方阵。
2010年5月,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文广新局强力推进,组建了石家庄市演艺集团,下辖评剧院一团、青年评剧团、丝弦剧团等11家文化企业。从此,我市的文艺创作以讲好石家庄故事为目标,坚定打造文艺精品的创作道路,大力宣传美丽河北、幸福石家庄。
打造文艺精品,一方面体现在挖掘本土故事、人物和历史,如《安娥》《名相李德裕》中的安娥和李德裕都为我市文化名人,《百合岭》背景则是我市太行山下的一个小村庄;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为演员量身打造的精品戏,为荀派传人赵玉华打造的《勘玉钏》,为袁淑梅创作的《安娥》等,通过将这两方面相结合,从而提高我市文艺作品的质量。
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波说:“我们在不断地梳理挖掘石家庄的历史,立足宣传石家庄搞创作,努力讲好石家庄故事,通过艺术作品告诉人们,我们石家庄不光有文化,而且历史底蕴很深厚。”
同时,市文广新局、市演艺集团始终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对创排的新剧目给予连续性的资金、政策支持。如今,《安娥》已经得到连续4年的支持,《百合岭》3年,《奚啸伯》2年……市演艺界团负责人杜学瑜告诉记者:“十年磨一戏,我们要充分尊重艺术创作规律,慢工出细活,通过改编剧本,改造唱腔,改善舞美等持续性的支持不断完善、打磨文艺精品。”
加强校团联合
培养后继人才
人才兴,则艺术兴;人才旺,则艺术旺。近年来,我市文化部门着力把戏曲人才培养作为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健全戏曲人才培养机制上下功夫,在营造人才成长环境上出实招,全面加强戏曲人才队伍建设,使得市直各文艺院团不断开枝散叶,蓬勃发展,具有石家庄特色的戏曲人才培养模式日臻成熟。
目前,我市共有6家市直专业艺术院团,其中开办有戏曲(歌舞)学员班的就有3家,而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联合办班,加强戏曲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多数院团解决人才难题的重要举措。早在2006年,市丝弦剧团就与市艺校联合办班,面向社会招录了40名学员,市政府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由剧团选派优秀演员给学员上专业课,由艺校老师教授文化课。经过几年的实践和锻炼,如今部分小演员已经崭露头角,在很多剧目中担任了主要角色。市评剧院一团创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剧传承基地,每年投入100万元,先后招收学员59名,经过四至六年的培养,有的已经开始登台演出,为剧团带来了勃勃生机。更令人欣喜的是,在第1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河北省选拔赛中,我市戏曲学员成功摘取了16朵小梅花奖,为我市戏曲事业发展储备了丰厚的人才。
加大扶持力度
展望美好明天
7月5日,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公布,我市共有13个项目成功入选,如:市京剧团京剧奚派表演人才培训、市美术馆个人创作陈承齐《看火车》、市美术馆“第八届当代版画文献展——实践的力量”、市演艺集团小戏曲《一串念珠》、市群艺馆《村官三把火》、井陉晋剧团“走进太行山——农村题材”优秀剧目巡演等。
喜讯传来,石家庄市文艺系统一片振奋。得知京剧奚派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市京剧团团长杨国起告诉记者:“《奚啸伯》和此次京剧奚派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的入选,都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对我们的悉心指导。正是这些大力度的持续支持,才使我们院团更有干劲。”
据介绍,为了让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申报具有竞争性,2015年5月26日,石家庄市组织召开了繁荣舞台艺术扶持资金项目论证会。会议听取了各项目申报单位对所申报项目的陈述,与会专家针对申报的6个项目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完成了对重点剧目的评审和排序。
为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近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并于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对重点剧种、戏曲剧种文化生态、失传及濒危剧种等全方位剧种信息进行调查研究;传承保护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特别是我市独有的丝弦、深泽坠子、高邑南岩乱弹等地方戏曲剧种;实施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同时,通过支持戏曲剧本创作、支持戏曲演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发展、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等方面促进我市戏曲事业健康发展,繁荣舞台艺术。
忆往昔,我市艺术精品之花璀璨绽放。2012年,我市河北梆子剧团的《女人九香》在全国优秀剧目展演中独放异彩;2013年,市丝弦剧团赴港参加中国戏曲节,献上三场大戏;2014年,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天津举办,市京剧团作为当时唯一的地市级院团脱颖而出,精彩演绎《桃花村》……看如今,河北省优秀剧目进京展演活动仍在继续,8月份,市京剧团还将参加京津冀优秀剧目展演,京剧经典《勘玉钏》再度唱响津门,我市文艺精品已经越走越远,一步步迈向更高水准的艺术舞台。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