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英雄河北是抗战的前卫
“……我们是善战的前卫,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这是诗人公木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的歌词。
《八路军进行曲》创作于1939年,彼时,中国人民正浸泡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与血水之中,苦苦支撑,永不言败。往回看,两年前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往后看,还要经过六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抗日战争才会迎来最后的胜利。
这一年,29岁的河北束鹿(今辛集)青年张松如,已离开任教的正定省立第七中学(今正定中学),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并以“公木”的笔名与朝鲜籍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一组《八路军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是其中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一经发表,即被广泛传唱,后来被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八路军进行曲》的诞生,当然受到了当时全民抗战氛围的激励,却也与公木先生的家乡、英雄河北有着扯不断的联系。某种意义上讲,河北也是中华民族抗战的前卫,千千万万民众的武装,正在汇聚成浩浩荡荡的洪流,与侵略者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河北地处华北的中心,平汉、津浦、北宁、平绥等主要铁路干线穿行其间,地理位置异常重要,敌我双方的争夺也异常激烈。一方面,侵华日军将河北作为经济掠夺和军事文化侵略的重要地区之一,在河北各地制造了众多惨案;另一方面,河北也是抗战的前沿阵地与主战场之一,河北人民组成众多的义勇军、救国军、同盟军,与日寇英勇拼杀。
特别是,抗战全面爆发之后,八路军主力挺近华北,在河北开辟了晋察冀、冀中、冀热察、晋冀豫、冀鲁等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其中,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辟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此后相继建立的其他根据地的模范。根据地的建立,使中国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得以稳定地繁衍生息,基本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得以维持和恢复,在国难深重的艰难时世,支撑了濒临崩溃的国力,滋养了饱受摧残的民族。而中国的抗日战争正是因为有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才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格局。
在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河北抗战也呈现出别具特色的表情。1933年1月到5月,喜峰口等长城抗战让《大刀进行曲》唱到如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1933年5月到8月,抗日同盟军光复察哈尔全省,冯玉祥通电:“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1937年11月18日,晋察冀军区机关移住阜平,这里从此成为晋察冀的心脏;1940年到1941年,百团大战震惊世界……
河北人民创造的“麻雀战”、“地道战”、“雁翎队”、“地雷战”、“敌后武工队”,也成为全民抗战的典范之作,久久为后人传诵。
与前线的锋刃相比,根据地的文艺创作也起到了以笔作刀枪的特殊作用。街头诗遍布“边区全部的村庄、全部的墙壁”;“遍地歌声”的歌咏活动也在艰难岁月里,产生了不可思议的战斗力;1941年5月27日,则是冀中平原的一个特殊日子,这一天,“冀中一日”群众写作活动收到稿件5万多篇;《晋察冀画报》沙飞等人的抗战影像,不仅为晋察冀,也为中国人民留下了真实的历史记录。
河北抗战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孙永勤、吉鸿昌、范筑先、节振国、马本斋、包森、狼牙山五壮士……也如灿烂流星划过天空。这一次,民政部8月29日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河北即有65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入选,其中河北籍英烈(英雄群体)35人,牺牲在河北的英烈30人。
可以说,河北抗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河北各根据地军民,牵制、抗击、消灭了大量日伪军,最多时抵御了侵华日军的40%,全部伪军的一半以上,在华北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河北军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仅河北境内,有文字记录的战斗就超过2200次,在河北牺牲的抗日烈士超过了10万人,被日寇残害的群众,仅冀中、冀南、冀东、冀鲁边就超过了120万人。
当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为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诚哉斯言。
燕赵都市报记者胡印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