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上档升级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唐山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部署。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该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上档升级,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努力让百姓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高点定位,科学规划农村公路布局。近年来,唐山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把农村公路发展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在2006年,唐山市已经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班车的目标,成为全省率先实现“双通”目标的城市。为了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进一步发挥农村公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结合实际,重新定位,进一步完善了“一联二改三提高”的农村公路建设发展规划,加快了农村公路骨架网和村际联通的“双网”建设。“一联”即实现村际联网;“二改”即改造县乡公路和危桥;“三提高”即提高县乡公路技术标准,提高村级公路通达深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全面优化该市农村路网布局,提高农村公路的发展质量和通达水平。
健全机制,深入推动农村公路发展。唐山市形成了“分级负责、群专结合、建养并重”的长效工作机制。一是采用了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在积极争取省厅配套资金的同时,唐山市局提出了“六个一点”的融资方法,即“财政预算列一点,定额补助拨一点,受益企业出一点,市县对口帮一点,自愿出资拿一点,村民投劳补一点”,建立政府投资为主、群众投工投劳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二是采用全方位质量保证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督查、社会监督、部门指导、专业监理、企业自检”的五级质量保证机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农村公路工程质量优质。特别是在项目招投标、建设管理、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上,做好“四个坚持”:即坚持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施工队伍,坚持执行技术标准,坚持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坚持逐项目全面检查验收,持续提高全市农村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三是多方面监督管理机制。所有农村公路项目全部聘请社会监理和村民义务监督员,对工程建设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督;所有农村公路项目全部落实“七公开”制度,把农村公路建设的建设计划、招标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督、资金使用等七个关键环节向社会公开,同时,将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工作向农村公路养护延伸,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因地制宜,创建特色管养新型模式。结合该市农村公路养护实际,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逐步建立了市、县、乡 “层级清晰、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养护管理体系,形成了“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机具、有制度”的“五有”机制,形成了“市场化养护”、“企业出资养护”、“责任田式村路养护”、“政府投入、旅游补贴养护”等多个具有唐山特色的养护模式,并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纳入乡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现了所有农村公路有人养、有人管。同时,将文化理念和内涵融入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积极探索“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模式,逐步完善一批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标志性旅游农村公路,打造了范董线、碾唐线等一大批标志性旅游公路和反映地方特色的公路文化长廊。
以点带面,构建便捷农村公交网络。目前,唐山市现有农村客运班线达到382条、车辆1058部,全市5702个建制村全部开通了客运班车、通车率达到100%;新建客运站46个、港湾式候车亭1278个、招呼站牌2243个,形成了“镇有站、村有亭”的客运站场网络,基本解决了城乡公交衔接难、农民群众候车难的问题。下一步,该市将按照“政府主导、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以迁西县为试点,采取整合收购原有环城车辆运力、逐步吸纳经营期满的境内短途班线车辆的方法,完成迁西至罗家屯、太平寨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城乡公交公车公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进一步方便农村地区百姓出行。(孙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