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14.05.2015  12:51

近年来,面临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的严峻形势,德州市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内生增长的新引擎,通过建基地、搭平台、引人才、设基金等各项举措,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加快经济发展和转调增添了新的动力。

一、优化生态环境,构建科金产融合创新政策体系

加强科技政策与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协调配套,营造有利创新的市场环境。德州市先后出台了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创新推进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加快金融创新支持金融产业发展、落实工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企业上市、市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1+5”系列政策文件。一是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普惠政策。在全市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收入减免增值税等普惠性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成果转化。加快实施国务院面向全国推广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非上市中小企业通过股份转让代办系统进行股权融资、扩大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股权和分红激励、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6项政策,同时,落实国务院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结合落实山东省“科技十六条”,在政策落地取得实效方面实现新突破。二是争取科金产融合创新试点政策。积极争创全国第二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和首家“山东省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积极争取国务院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推广实施的给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股权奖励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对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参照技术转让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允许在5年内分期缴纳4项先行先试政策在德州实施。三是逐步完善现有政策。围绕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基金设立、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等方面出台“1+N”系列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对德州市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的做法作出重要批示:“要利用好现代金融手段,推动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发展。

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社会资金与政府基金合作共担的资金支持体系

一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市政府出资设立了规模5亿元的市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母基金),该基金是按市场化方式募集运作的政策性基金。同时,筹备设立齐鲁创新基金、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新兴产业发展担保基金。其中齐鲁创新基金规模2亿元,由德州市政府、省科技厅、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等为联合发起人,其中市政府出资3000万元,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2亿元,由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市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其中市政府出资5000万元,全部用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新兴产业发展担保基金规模2亿元,为新兴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贷款担保。积极推进县市区实施“1+3”工程,即每县市区设立一支引导母基金;同时配套设立创业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3支子基金。全市基金规模达15亿元。二是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2014年新设立齐鲁银行德州科技支行、中国建设银行兴德科技支行、威海市商业银行禹城科技支行、禹城农商银行高新区科技支行等4家商业银行科技支行;依托德州海川知识产权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筹建德州市知识产权银行,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推进银行开展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增信方式贷款业务。创新贷款余额91.14亿元,创新贷款占比6.36%。

三、强化“走出去,引进来”,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体系

一是强化国内合作,全面对接大院大所。成功举办了“2014德州·京津大院大所对接会”“院士专家德州行”等大院大所对接活动13场次。2014年全市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签订分支机构建设、共建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等合作协议256项,其中省内签约项目118项;山东大学德州新材料研究中心、山东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特色产业基地等一批知名院校分支机构在德州落地。转化科技成果286项,其中省内科技成果129项。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共建小分子化合物库、干细胞疾病模型库、人源化实验动物模型库等三大生命健康科技创新平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重离子微孔滤膜技术”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即将落地。二是推进军民科技融合,推动“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加强与科技部、工信部和省科技厅的工作对接,积极争取有关政策支持。面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军装备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等军工院校、军队科研机构、军工企业征集军民科技融合创新成果500余项,向全市3444家企业进行推介。山东辰睿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与葛昌纯院士团队开展战略合作,研发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高温粉末合金涡轮盘”技术,成为国内首家进入军工核心领域的民营企业。近期,将重点推进与国防科技大学的全方位合作,建立军地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建设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成果转移转化基地。2015年上半年将举办“2015山东省军民科技融合项目对接会”,搭建军民科技融合项目合作对接平台。三是深入推进国际合作。深化与欧盟的战略合作,着力推进与匈牙利的科技合作,推进中欧科技产业园建设,将产业园打造成匈牙利在中国投资、发展产业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平台,同时建立政府交流机制,推进匈牙利科学院、工业园分别在德州设立分支机构和园区,全面开展技术、平台、人才和项目合作。2015年,重点依托香港科技园、台湾科技园、中欧高新科技园等国际合作园区,举办系列国际对接活动,争取在与韩国、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上实现新突破,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四是放大资本交易大会效应。通过由单一引资本向引机构、引技术、引人才转变,搭建起金融机构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平台。连续举办4届中国·德州资本交易大会,设立“资本对接科技金融对接区”、“科技金融专场”,累计融资2700亿元。

四、整合各类创新要素,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加快培育一批熟悉科技政策和行业发展,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切实解决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突出问题。一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切实将中心建成京津大院大所技术转移机构的集聚区。围绕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集聚各类科技服务机构,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链条。与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市科学院、车库咖啡、天使街股权众筹平台、零点咨询等科技成果服务机构签订分支机构建设协议。2015年将引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20家,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项。二是建设山东京津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市场采取实体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形成有形与无形、线上与线下、网上与网下互联、互通、互动、互补的全方位技术(产权)交易运行机制和网络。

五、打造多层次叠加性创新集聚区,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载体平台体系

一是建设山东省京津技术转移中心。以提升德州本地承接京津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品质,为全省产业升级聚拢并输送优质科技资源为目标,以德州生态科技城为核心承载体,规划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圈、服务圈和产业圈”。委托零点咨询集团对山东省京津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设计。二是加快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经省政府批准,“山东禹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名为“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顺利通过科技部专家组现场审核。力争2015年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发挥高新区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三是创新建设德州应用技术研究院。市政府投资5亿元加强支持,突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聚集各类高层次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建成服务专业性、功能综合性、发展集约性、运行经济性的国内一流创新综合体。研究院占地730亩,一期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规划建设综合研发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独立研发区、创意街区、专家公寓区和生活服务区等6大功能区。研究院将于2016年上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四是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全市建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13个,其中国家级3个,投入使用的孵化加速面积达66.75万平方米;建成棉纺织产业研发检测中心、跨区域电梯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盟、生物产业公共研发平台等一批公共研发、公共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专业孵化服务团队,提升孵化器运营团队管理水平,推行“企业辅导员+创业导师”机制,逐步实现由物业管理型向孵化服务型转变。五是建设创新型孵化器。构建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战略合作联盟,全面推进与车库咖啡、新三线咖啡等机构的战略合作,编制德州创新创业孵化器运营方案,引进国内外优秀创业项目及人才落地到德州创新创业,引入国内外风险投资、天使投资机构和基金,探索建设德州创新创业新模式, 2015年,重点实施“双百工程”,即全市建设各类孵化器突破100万平方米,引进和培育100个研发创新团队,将孵化器打造成为科学家、创新团队、创新人才的创业乐园。

六、推进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发展,构建科技人才支撑体系

一是推进科技人才管理体制创新。市财政每年列支人才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统筹各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打造一支后备力量充足、人才梯次配备、专业结构合理、创新成果纷呈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2014年首批认定40名德州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其中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的12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的28人。完善“德州科技人才信息库”,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二是推进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发展。制定出台了《德州市大学(院所)科技创业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和《德州市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积极对接高校院所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打造“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地方”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建成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禹城分园,成为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山东省县级市设立的第一个分园;天津工业大学(庆云)科技产业园已初具规模;中关村海淀园齐河科技城已开工建设。对新获批的市级企(事)业院士工作站和综合院士工作站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资金补助,用于实验研发仪器设备的购置或成果转化。三是探索建立科技人才柔性引进流动机制。通过聘请“假日专家”、“远程专家”、“星期天工程师”等形式,多渠道开展柔性合作。2014年全市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泰山学者”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79人,其他亟需紧缺人才630余人。全面推广以期权、股权等为纽带的科技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在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国有控股的院所转制企业实施企业股权(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激励以及分红激励试点,并以股权形式给予科技人员个人奖励。

七、推进企业产学研用融合,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围绕全市8大工业产业集群、47个工业产业基地、107家龙头企业建设,加快培植“五个一批”,培植一批带动力强、税收贡献大的财源支柱企业和产业基地,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具备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基地,培植一批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培植一批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产业基地,培植一批特色优势明显,能够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企业和产业基地,形成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体系。二是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在全市科学布局创新型产业集群,新组建太阳能光热利用、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化学药品等22家创新型产业集群战略联盟。争取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3个产业集群进入全省重点培育的2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五个一”工程,通过“搭建一个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一所产业综合院士工作站、成立一支产业联盟基金、构建一个产业专利联盟、制定一套产业个性化培植方案”等措施,积极吸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参与产业联盟的关键技术研发,扶持项目、平台、人才一体化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建链”,对现有产业链条缺失环节进行“补链”,对现有优势产业链,从科技、金融、信息化提升引领等方面进行“强链”。三是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依托国内一流专业评估机构,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筛选培植100家科技型骨干企业、1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制定一对一个性化培植方案,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