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快递员张建明:将真情洒向乡间邮路
张建明。尹东 摄 张建明在查看报纸。尹东 摄
1982年出生的张建明已经有了十一年的“邮龄”,但一直把自己当做青年。他说:“我加入到投递员行列时才24岁,我是青年;服务的地域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剩下了上岁数的老人,在他们中我是青年。我走过了很长的邮路,我还将继续沿走下去。”
张建明是土生土长的沽源县九连城人。九连城乡地处沽源县最西边,离县城63公里,经济欠发达,村里人的主要收入靠劳务输出支撑。他也曾作为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一员,曾在北京等地打拼,看到外面城市的快速发展,想想自己家乡的发展现状,张建明萌生了回家乡施展抱负的愿望。
入行
2006年11月,张建明辞掉北京的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了家乡的乡邮投递员。刚开始工作时,原以为干投递工作就是肯卖力气,走村串乡就能做好的,但是由于缺乏投递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相关业务知识,每天复杂的投递工作把张建明搞得焦头烂额。
为了尽快熟悉和掌握工作技能,张建明用起了“笨办法”。他用笔记本边投递边记用户的地址、联系电话、画上用户家庭的住址草图,晚上还要“复习”当天的工作笔记,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全部熟悉所负责区域的客户信息,7、8个自然村日投递点百余邮件都了然于胸。
只有在报刊分发上尽量地减少时间,才能挤出更多时间投送,细心的张建明根据多年的投递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快速分发报纸的简便方法。他每天提前半个小时到岗,边学边练,以工带练;每天归班后抽出半个小时再进行专门训练,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上面纪录了各项业务操作的流程及要点,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用心,熟练地掌握了投递工作各项技能和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对种种困难的克服,摸索整理出了一套系统全面的投递工作方法,而他每天上班之前和归班之后半小时的练功一直坚持到今天。
邮路
张建明负责投递的两条乡邮路路线长、投递点多,交通不便,冬季冰雪封路,夏季泥泞不堪,且行政村较大,多属偏远山村,村里年轻人多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多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外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极度困难。
按照规定只要把党报党刊、邮件投递到行政村就可以了,但张建明坚持以自然村为投递点,逐村逐户投递,目的是让村里人早日收到远方亲人寄来的邮件。看到张建明如此辛苦、负责,村委会收发人员多次对张建明说:你太累了,以后把邮件放在村委会就可以了,我在“喇叭匣子”里一广播,他们自己来取就行。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报刊杂志,了解党的政策,张建明从不放过每一次接触客户的机会,他积极向村民们推荐农业科技类、养殖类、育儿类优秀报刊。他还经常为偏远山村的人们捎带生活用品,每次出班,他的信报兜都会装得满满的,因为这份真心付出,张建明和村民们结下深厚的感情,他负责的投递段上的村民们不仅喜欢他,也渐渐喜欢上了读书看报,张建明成为最受村民们欢迎的“传媒人”。
有一年冬天,沽源县遭遇了几十年难遇的雪灾,下了一夜的雪,第二天仍未停,北风呼啸,在九连城周边积雪足有半米多深,张建明推着载满报刊、杂志的电动自行车,艰难地一步一步往前移,前脚刚踏出的脚印迅速被风雪淹没,寒风刺骨,他的双手冻得握不住车把,他就把车停放在路边小店里,请店主照看,他背着满载邮件的邮袋继续踏着冰雪,顶着寒风向乡村各个投递点走去,滑倒了又爬起来,继续顶风冒雪向前行。雪越下越大,出班一天一夜后没有归班,电话又联系不上。等到同事们找到张建明时,他已成了“圣诞老人”,眼睛、眉毛,混身上下全白了。
参加工作10年来,张建明累计行程超过25万公里,投递报刊超过27万份,邮件超过2万件,从未发生过缺报少刊、丢村甩点、捎转邮件等情况,邮件妥投率100%。
张建明的成绩不仅获得一个个奖杯,也用行动在群众中有了良好的口碑。
在履行好工作职责的同时,张建明经常帮助投递段道上需要帮助的人。陈仲魁老人80多岁,退休后与老伴儿在红圪塄村居住,生活和出行存在诸多不便。张建明把为陈仲魁老两口服务当成了份内事,悉心照顾着老人。张建明经常从镇上带蔬菜和鸡蛋给陈仲魁,老人到镇上信用社领取退休金不便,张建明每次都及时把邮件和工资送到老人手中;老人生病了张建明就带他去医院;老人一生节俭舍不得用电,他就替老人换上节能灯泡。一次,老人去邻村探亲,在返家时一不小心晕倒在路旁,恰巧被路过的张建明看到。他立刻把老人送到家中,跑前跑后为老人请医生、拿药。
“辖区的老人多,孩童多,我是年轻人,能帮忙的就帮把手。很多事情,对于他们很难,对于我来讲只是举手之劳。这些事情超出了工作范围,也增加了额外的负担,但我乐意去做。”张建明说。
取舍
当了群众的“信使”,在家庭和工作间要做一个取舍。张建明明白这个道理。
张建明是单位的主力,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对自己的父母、孩子,他的心里始终是愧疚的。父亲年迈体弱、母亲长年患病、孩子年纪尚小,生活都得有人照料,他包揽了全部家务,样样家务活干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然而,由于他长年累月工作在乡邮路上,在家照顾父母较少,这么多年来,他觉得为人子却没有尽到“孝心”,为人父却没有尽到“爱心”,对家人有所亏欠。
有一年冬季,母亲哮喘病加剧住院,他原计划全天陪护,可是单位来电话告知因暴风雪导致国道封锁,邮运车辆一次拉来三天的邮件,急需组织力量投递。是去投递邮件,还是在医院陪护母亲。张建明选择了前者。他请亲友照看母亲,踏上了邮路。
几年前,孩子的降生使初为人父的张建明品尝到了生活的甜美,但他陪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转眼间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小学校离家远,需要有人接送,而作为投递员的父亲,每天天不亮就要赶到单位,他只好答应孩子只要下班早,一定到学校门口去接。但是,多次跟孩子约定好后因投递任务而“失约”,张建明特别希望孩子能够真正体会到父亲对孩子的爱,也能够理解作为一名邮政投递员的赤诚之心。
“选择了这项工作,就要把工作做好。作为投递员,我一个人牵系着千家万户,一封家书,一份报纸,一期杂志,一张录取通知书,都有沉甸甸的分量。想起肩上的责任,我会努力把工作做好。这样十多年了,家人也有抱怨,但抱怨之后就是理解,这也是我能够继续做下去,继续把工作做好的力量。”张建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