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强省 唱响真善美的主旋律
刘宝莉
5月23日,时值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2周年。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同志专程前往省直文化单位调研,在调研座谈时强调,建设经济强省,必须建设文化强省。实现绿色崛起,必须促进文艺崛起。
建设文化强省,周书记对文艺工作者和相关文化单位提出了要求、寄予了厚望:要时刻牢记文化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真正把目光聚焦于人民、生活,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文艺工作者,是做好文艺崛起的带头人,是建设文化强省、弘扬真善美的中坚力量,但显而易见的是,要将人民中间和生活方寸的真善美唱得响亮,需要全省每一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应尽之力。
所谓的“应尽之力”是倡议我们每一个人都关爱需要扶助的邻里乡亲,留意身边好人好事,发掘身边的“最美“事件,尊重身边的“最美”人物等。从自己做起,做到为人真诚、良善,同时把有代表性的其他人的真和善加以弘扬,这就是新“美德”。
鹿泉市铜冶镇南铜冶村有一位普通农民刘日平,其人已是70岁高龄,一直热心写作特别是撰写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文章和诗歌。如:刘老先生近日采访了该镇北故邑村一对夫妻,丈夫四年以来尽心照料并唤醒“植物人”妻子的感人事迹。这一弘扬“最美家庭”的事件几乎同时被《石家庄日报》《燕赵都市报》等影响力较大的主流媒体刊载,并短时间内受到了包括中新网、新浪网、光明网等几十家大小网站的转发。由此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弘扬了平凡家庭的不平凡,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是“真正把目光聚焦于人民、生活”去歌颂真善美的作为。
铜冶镇党委宣传办对这位“民间正能量写手”的撰文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由于刘老先生年事较高,对老人稿件的报送等方面提供了服务,对于群众路线学习教育活动也是一项真切的实践。
活跃于公众视线的文化名人要担负起促进人们精神健康、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责任,同样的,在基层也有相当大数量的散发光和热的文化人,他们也在用文学形式、艺术形式去感染人、教育人、引导人,将真善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受众的血液,感染着受众的心灵。无论是“著名文化人”还是“非著名文化人”,都是建设文化强省、促进文艺崛起的生力军。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