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以科技创新助推协同发展

30.09.2015  15:28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廊坊市科技局本着“合作上求突破,行动上求率先,创新上求协同”的理念,以实施京津廊协同创新工程为核心,积极落实《廊坊市2015年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大力推进与京津科技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与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带动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发展。今年上半年,廊坊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274家,实现增加值82.1亿元,同比增长12.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4%,首次超过20%,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全市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8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2566家;培育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机器人、航空航天,大数据存储、清洁能源、汽车配件等一批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抓规划编制引领科技创新方向。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占得先机,廊坊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及时部署,确立了创建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的目标定位,连续2年召开高规格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出台《廊坊市2015年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明确了把协同创新作为全市创新驱动的基本路径,在全市树立了“全区域、全产业、全要素”的理念。组织实施了“一十百千万”科技创新行动,即编制一个《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建设规划》、做强十大创新平台、培育百个产业集群、新增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培育万名科技人才。目前,各项工作任务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北京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为廊坊市编制《全国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建设规划》初稿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修改完善。

    凭借园区载体培育科技创新高地。为充分利用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及科技要素外溢的有利时机,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到廊坊孵化转化,坚持把园区和孵化器等载体建设作为推动协同创新的重大举措来抓。科技园区是承接首都功能疏解、产业转移、成果转化的重要承载平台,为提升其承载能力,实施了科技园区壮大工程,进一步提升园区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使其成为区域技术、人才、项目、金融等创新资源的聚集地。截至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园区达到39家,其中省级以上高新区达到6家,居全省第一位,燕郊、北京亦庄·永清、龙河、固安、廊坊、大厂等6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内聚集了企业近4500家,主营业务收入达1500亿元,日上门业、北方联通、航天振邦、精雕机床等京津多家大型企业落户廊坊。在不断提升科技园区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坚持不断做优孵化平台,设立了市级专项资金,对新认定的国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奖励,引导其不断完善软硬件环境,提升服务能力。肽谷生物医药孵化港已与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等7家著名研究所、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包括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玛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16家机构已经入驻;华夏幸福基业在美国硅谷设立了高科技孵化器,成为廊坊市首家、全省第二家省级国际联合孵化器。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孵化器达到11家,居全省第一位;新建创客空间10家。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孵化场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聚集科技型企业600余家。

    强化平台服务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进一步凝聚科技创新合力,激发协同创新内生动力,积极搭建五大创新服务平台。科技金融平台:市创投公司已建立1个亿的创新创业基金,并与河北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等10家银行,中关村创投、河北风投、天津泰达等7家投资机构,以及财达证券、国兴担保共19家投融资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共完成投融资项目35个,投资总额达6660万元,撬动吸引金融资金4.5亿元;全市又新建了9家科技金融专项基金,总额达到15亿元。产学研合作平台:省级院士工作站达到10家,入站院士42人,实施院士合作项目40项,入选千人计划达到15人,占全省的一半。全市研发机构达到171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6家,省级研发机构34 家。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研发与教学实践基地”落户香河华北制冷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华夏幸福XIN产业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落户固安;河北华美、河北国美等企业与北京化工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合作共建河北绝热保温建材产业研究院;廊坊云图科技、富沃德、天佰逸与中科院过程所、天津美院、河北工大合作共建河北钢木家具产业技术研究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航天503所4家单位合作共建河北省航天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河北东方富达机械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北京玄武彦德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电梯安全部件技术创新联盟。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廊坊市技术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已与中国技术交易所、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北方技术市场、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京津冀30余家技术交易机构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其中,中国技术交易所、中科院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已进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设立了廊坊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总面积2000平方米,为廊坊市域内创新创业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高效率服务。科技招商平台:充分利用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518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等国际性展会,组织开展招商工作,吸引更多的优质科技资源向廊坊集聚。目前,中科纳新“绿色印刷制版中心”项目三河基地已建成运行,中关村软件园、大唐高鸿、北京诚联恺达等10余家单位与廊坊市达成合作意向。

    注重政策衔接增强科技创新潜力。为做好与京津科技政策的有效衔接,使转移到廊坊的京津企业和人才可以享受与京津同等或更高的政策优惠,廊坊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十大工程的实施意见》、《廊坊市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力争把廊坊打造成区域协同创新的政策“洼地”。同时,与京津相关科研机构建立了灵活的沟通与协商机制。2014年以来,廊坊市领导和科技部门先后50余次到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关村和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等20余家单位就协同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走访和座谈,了解京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即将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以及科技合作需求。北京市科委、中关村、清华科技园、北京交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科学发展智库等多家单位到廊坊进行调研考察,相互往来百余次,畅通了双方合作渠道。目前,全市先后与中科院、中关村、清华大学等20余家单位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廊坊科技成果展示转化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等12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已落户廊坊。全市9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和重点院校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每年从京津引进高科技项目和成果高达500余项,200余家中关村企业在廊坊建立了分支机构,为京津廊协同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